前言
建瓯气象站,闽北最有历史最大的气象站,福建省五个国家级气象基准站之一。这么好的一个地理课外实践资源就在离我们建瓯一中不远的地方,怎能错过呢!今天,我和另外两个老师带着学校地理探索协会的二十多个学生,走出校门、跳出课本和题海,一起走进气象站,在专业的气象工作人员的细心解说下,深入的了解在地理课本上浅尝辄止的气象知识。大大的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太赞了!
这是和同学们一起去的路上
这是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标志,福建省五个之一。
这是外围观测场的场景,平坦开阔。那边写着“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观测场外围的围栏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方向围起来的。
下面这个设备是太阳总辐射观测仪
这是这台观测仪的集成数据箱,据说价值几十万!
下面这个是测量表层地温的设备,那个一根一根的就是地温传感仪。
这是用来测量蒸发量的蒸发池,里面布满了各种的传感器
同学们凑近观察,工作人员在细心的讲解原理
下面这个是雨量筒的外观,看不出什么门道吧!
起始它的内部构造如此复杂,工作人员说,每1mm的水漏下去,下面那个翻斗就会翻斗一次统计一次。
这个大设备是另外一种测量降水的仪器,他除了曾测量液态的降雨量,还能测量固态降水的降雪量。
下面这个设备,两头的部分向中间发射微波,只要有降雨从中间经过,他就可以测量出降水颗粒的直径,从而判断出降雨强度。
下面这个设备是通过向高空发射辐射微波,探测地面向高空米左右范围内大气的温度、湿度等数据的高科技仪器。
这个像大炮模型形状一样的东西是日照时数观测仪。在他的里面有感光纸,两侧各有一个用来透太阳光的小孔。有日照的时候,太阳光会从小孔穿射进去并在里面的感光纸上曝光留下线性的轨迹。每天日落后工作人员将感光纸取出来,通过分析曝光轨迹的长度分析出当天的日照时长。第二天再放一张新的感光纸进去。
下面这个庞大的设备叫做“雷达气象探测器”,通过向高空发射微波,然后根据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分析出自地面向高空m左右高空垂直范围内大气的气温等气象数据,我们常说的逆温现象的温度变化曲线就是通过这个设备搜集的数据制作出来的。
这是气象站的数据分析处理中心,观测场的各种仪器收集的数据会通过埋藏在地下的数据线传输到这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会把这些原始数据通过分析然后转化成普通人也能够看得懂的数据表格。
这是参与此次气象站观测实践活动的地理探索协会的学生、老师和气象站工作人员的合影。完美收官!
结语
通过这次亲身实地的参观,同学们都感受颇深,在这里走进大自然身心得到释放、在这里课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而不再那么遥远。
春暖花开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