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建瓯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点对点”多元协作立案改革机制正式实行。福建日报、法制今报、东南网、建瓯电视台、建瓯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代表参加了发布会。
为解决“立案难”问题,建瓯市人民法院、建瓯市司法局联合建立“点对点”多元协作立案机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点对点直连,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无障碍的便捷立案服务。
无差别立案实行多元合作
“点对点”多元协作立案机制,将法院立案庭、人民法庭和各乡镇司法所打造为标准化立案登记点,14个乡镇司法所建立“多元协作立案登记点”,做到标牌、印章、标识、初审标准、工作程序“五个统一”。
无差别立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法院内部的跨庭无差别立案。法院内部建立“首登负责制”,各人民法庭和立案庭不区分管理范围,统一对外立案。第二是司法所无差别协作立案。司法所代为接受咨询、代收诉讼材料,14个乡镇司法所都可以协作立案。对建瓯法院有管辖权的民商事案件,当事人既可向法院立案庭或人民法庭直接递交诉讼材料,也可向各乡镇司法所递交诉讼材料,最大限度方便人民群众。
高科技立案家门口立案
“点对点”多元协作立案改革最大的特色就是坚持“好传统+新科技”的思路,法院与各司法所建立“点对点”直连机制,司法所代为接受咨询、代收诉讼材料,对诉讼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直接通过高拍仪发送电子文档至法院对应立案部门,根据立案情况反馈代为向原告送达案件受理相关的法律文书。法院各法庭之间也建立了案件管理系统,经审查凡是符合立案条件,材料齐全的立案,将统一录入案件管理系统,并按法院审判管理划分规定,直接发送至审判庭。
一次性立案破解立案难
农村当事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仅凭诉讼文书格式和立案指引材料很难独立完成立案。导诉是基层立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制约立案机制创新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法庭还是在司法所都有专业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指导,通过专业人员指导诉讼、审查材料等方式,确保了当事人一次性完成立案。建瓯法院立案庭、人民法庭和各乡镇司法所为多元协作立案开辟绿色通道,坚持方便群众原则,立案登记后当场出具证据材料清单,材料齐全的予以立案登记,对于需要补正材料的起诉,一次性书面告知当事人相关事宜,避免让当事人多次跑腿的情况。
点对点立案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当事人可从法院立案庭、人民法庭或各乡镇司法所中就近选择一个点要求立案,不再约束在立案庭或者管辖法庭。例如一个龙村乡的当事人,他可以选择提交民商事诉讼材料给龙村司法所,龙村司法所相关人员对诉讼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通过高拍仪发送电子文档至案件管辖的东游法庭,东游法庭立案人员收到电子文档后进行核对,材料齐全、核对无误后对该案进行立案,之后将立案情况反馈给龙村司法所,由龙村司法所代为向当事人送达案件受理相关的法律文书。整个立案过程需要30-40分钟的时间,而在该机制实施之前,当事人可能要先从龙村坐车到建瓯,再由建瓯转车到东游,才能正式提交立案申请,如果材料不齐全,还可能要多跑两趟,费时费力。
通过“点对点”立案机制,原先的“块块区划限制”被打破,当事人可就近选择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或者司法所提交起诉材料,均可以完成立案的相关程序,避免来回奔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