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今天,《建瓯方言说孝廉》栏目,小编邀请建瓯民俗学会会长吴雪浩和大家说说“与建瓯孝文化有关的俗语和建瓯廉政俗语”。
听众朋友,以上民俗学会会长吴雪浩用建瓯方言和大家说的与建瓯孝文化有关的俗语是:“人不诚心,无真朋友,商无信用,自断财路。”意思就是说人不真诚,不诚实,就没有真心的朋友,做生意没有信用,就会自己断了发财之路。为此,建瓯还流传着相关的方言歌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民俗学会会长吴雪浩这期讲述的建瓯廉政文化故事为《建瓯籍的朝廷忠臣清官曹修古》。曹修古,是宋朝时期建州人,公元年考上进士。当过饶州通判,后调朝廷任监察御史。公元年,宋仁宗接任皇位,曹修古提出“行法令、审政事、惜财力、辨忠邪”四项大政措施上奏。其中对于在职的年老朝官,他提出文武百官年满70岁的,可以上书自动请求离职;年老体弱,没有精力为朝庭效力的,允许其辞退,朝廷发给退休奉禄。宋仁宗皇帝批准奏章,于是下诏令定为官员制度。
公元年,曹修古任开封府判官,调殿中侍御史。在这期间,章太后插手朝廷政事。曹修古上奏章给皇帝,并请太后交还政权,但是太后强势,皇帝不好坚持,而曹修古也因为此事被降职为工部员外郎,调到兴化府当知府。后来朝廷考虑到曹修古忠良,又下圣旨调回京城官复原职,但是,曹修古还没来得及回京都,就病死在兴化府。由于曹修古生活俭约,清洁自爱,去世时家里没钱归葬,朝中同事及兴化地方人士捐钱给他家属办丧事。他的女儿哭着跟母亲说:“父亲以忠节闻名天下,现在因为直言上奏,得罪权势,降职下放病死,怎么可以接受他人的捐赠而损坏父亲的德行名声。”于是谢绝捐款赠礼。到了公元年,宋仁宗皇帝想念曹修古为官忠直,赠授四品官位,并拨钱20万给他的家属。这就是《建瓯籍的朝廷忠臣清官曹修古》的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