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政办网传〔〕33号
建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年
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务责任分解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为确保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现对年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确定77项任务,分别由61个单位负责。请各责任单位对照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推进方案和工作举措,紧盯目标,敢于担当,务实拼闯,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请各牵头责任单位分别在7月、12月,将半年、全年工作完成情况通过邮箱报送市政府督查室,邮箱:jo
. 建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年4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年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
序号
具体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一、突出创新引领,全力实现绿色发展开新局
1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力争培育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
发改科技局
2
支持大庄、双羿、百丰、丸美等竹木加工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宏泰竹制品、竺骏户外产品、大简竹材、瑞景智能家居等生产线,加快建设笋制品交易中心、鲲鹏(大亚)物流园,推动笋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工信商务局、
工业园区管委会
3
实施实体经济“百千万”行动,举办第三届中国笋竹产业(建瓯)高峰论坛。
工信商务局、发改科技局
4
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和省、南平市重点骨干及小巨人领军企业,鼓励企业走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发展之路,支持利树二期项目建设。
工信商务局
5
积极谋划玻纤产业开发,加快福矛酒业文博园、双龙戏珠扩建项目建设,支持水仙药业产能倍增。
发改科技局、工信商务局
6
力争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亿元企业10家。
工信商务局
7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水美经济”新业态,加快建州不夜城、江滨国际夜市、家居建材生活广场建设。
文体旅局、水利局、
交通局、住建局
8
主动融入“低碳之旅·畅游武夷”活动,启动龙门大峡谷生态旅游等项目,持续推进归宗岩—北津湖—根艺城等项目建设。
文体旅局
9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建瓯小吃产业,加快创建小松湖头国家4A级、小桥阳泽国家3A级景区,推动星级宾馆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打响“游在武夷、吃在建瓯”旅游品牌。
文体旅局、工信商务局
10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示范县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建成闽北快递分拨中心,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工信商务局、交通局、
实业集团、电商办
11
大力实施旗舰企业引进和“满天星”网商培育工程,鼓励发展直播、新媒体、社群等新型电商模式,加大主要特色农产品在第三方大平台销售占比,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工信商务局、电商办
12
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支持宏创通网络货运平台加快发展,促进货运物流回归,加快壮大汽车后市场,全力打造闽北电商物流中心,力争新增3A物流企业2家。
交通局
二、突出项目带动,全力打好动能转换组合拳
13
积极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深度对接长三角、粤港澳,推进“山海协作”和“瓯台交流”,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植根性强的项目落地。
工信商务局、
各产业牵头单位
14
强化“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产业链招商,促进发展“回归经济”,力争新增总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以上。
工信商务局、
各产业牵头单位
15
深化项目攻坚,坚持每月集中开竣工活动,加快殡葬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筹岭风电场21台风机组建成并网发电。
发改科技局、
殡葬服务中心指挥部
16
全面落实市领导挂钩帮扶、“一企一策”等工作机制,打通“五难”操作链。
工信商务局
17
落实减税降费和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用好、用活、用足各类优惠政策。
税务局、工信商务局
18
强化政银企对接,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深化“竹生态银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转贷帮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生态银行办、金融办
19
实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城东、丰乐污水处理厂项目,力争完成招商台地亩,腾笼换鸟企业4家。
工业园区管委会
20
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件事”改革,实行“全流程网办”,拓展“中介代办服务”项目。
发改科技局、
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21
持续推进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力争行政审批事项只进“一扇门”,“一趟不用跑”事项达80%以上,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标准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三、突出做精做美,全力推进城市建设高品质
22
持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完善提升城市总规。
自然资源局
23
创新水美项目融资和运作机制,加快推进通仙门至东门段堤路结合及上、下水南段生态提升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亲水休闲、临水康养、滨水体育等新业态,提升“三江六岸”颜值。
水利局
24
积极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启动黄华山公园改造提升,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增添城市新景观,持续提升城市品位。
林业局、城管局、住建局
25
开展“城市发展三年行动”,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启动城北片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水南、高铁片区开发建设,启动内河整治,力争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
住建局、新区开发公司、各街道办事处
26
扎实推进三江口大桥、水南二桥建设。
新区开发公司
27
加快实施芝宁街、元泰街、郡城路、打锡巷等道路“白改黑”,改造朝天门等8条背街小巷,新建水西建材市场等4处停车场、个停车位,加快推进垃圾综合处理厂和燃气管道建设,持续补齐城市短板。
住建局、新区开发公司
28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模式,加快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建设,加强城区重点路段监管,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城管局
29
加强精细管理,推广“随手拍”,抓好城区市容日常巡查及监管,严厉打击“两违”行为。
城管局
30
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扩大试点范围。
城管局
31
倡导共建共管共享机制,鼓励物业企业创建示范小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城管局、住建局
四、突出产业振兴,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新突破
32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发改科技局、农业农村局
33
加快“二区一园一强镇”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等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多元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局
34
着力建设“一区四带”,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箬溪生态园、北苑贡茶加工园区建设,抓好中茶项目落地。
农业农村局、
顺阳乡政府、小桥镇政府
35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推进省农科院闽北分院建设。
发改科技局、
农业农村局、小松镇政府
3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培育“武夷山水”“建字号”等公用品牌,带动绿色产品溢价增值。
市场监管局
37
开展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
宅改办、农业农村局
38
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1带N点”,全面推进北苑贡茶、徐墩根艺、小松旅游康养、吉阳商务等特色小镇建设,新增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小松镇政府、吉阳镇政府
39
深化“一革命四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铁路及“两高”沿线环境整治。
住建局、生态环境局、
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
40
深化“万人保洁”,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村污水处理厂建设,打造星级美丽乡村。
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41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启动西环路项目设计等前期工程,推进龙村到东峰坤口三级公路建设。
交通局
42
全年建设农村路网4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危桥改造2座。
交通局
43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文体旅局、文明办
44
深度发掘农耕文明、乡村传统、特色文化、民族风情,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争创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文体旅局
45
推进移风易俗,加快推进乡镇、村级公益性骨灰安葬(安放)设施建设。
民政局
46
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培育文明乡风。
文明办
五、突出改善民生,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47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办好1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市政府督查室、
各责任单位
48
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加快建设朱子学校,新增普惠性幼儿园3所。
教育局
49
推动特色教育多元化,扎实推进职业中专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引进扶持优质民办教育。
教育局
50
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鼓励创办0-3岁托育机构。
妇联、教育局、卫健局
5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管理,整合优化提升医疗设备和资源,医院提升、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建设。
卫健局
52
继续开展“省外引才”和人才回归行动,充实教育、医疗等人才队伍。
人社局
53
继续推广“公建民营”养老模式,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高端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民政局
54
传承和弘扬特色文化,持续推进孔庙、东岳庙、北苑御焙遗址、迪口值庆桥保护开发,加快推进博物馆新馆展陈工作,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临江门—威武门修缮保护。
文体旅局
55
积极备战十七届省运会,完成省运会皮划艇、赛艇和蹦床三个项目场馆建设。
文体旅局、徐墩镇政府
56
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雨露计划”“春潮行动”,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人。
人社局
57
坚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做好民政兜底保障工作。
民政局
58
推进社保“全覆盖”。
人社局
59
实施政府购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市残联
6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农业农村局
61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保修厂、齿轮厂、放生池等棚户区改造和龙船塘、瑶坪安置房建设,力争建成安置房套。
住建局
六、突出联防联控,全力加快基层治理现代化
62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人物同防,加强“大数据+网格化”管控,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常态化防控机制。
卫健局
63
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卫健局
64
主动参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财政局、生态环境局
65
全面推进国土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健全空气污染应急响应机制。
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
66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展中小流域生态、水土流失治理和河道清淤疏浚整治,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建设。
水利局、住建局
67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扎实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新绿源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场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局、城管局
68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
文明办
69
抓好双拥模范城创建。
退役军人事务局
70
持续深化“平安建瓯”建设,启动“八五”普法规划,普及推广“接管通”工作机制和“闽事理”政法移动服务平台。
政法委、司法局
71
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开展禁毒整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公安局
72
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加快建设公安机关技术用房及人防地面应急指挥中心,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公安局
73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治理“餐桌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市场监管局
74
加强应急管理,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应急管理局
75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应急管理局
76
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开发利用。
统计局
77
加快推进全市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档案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