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要到了,作为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迎春纳福成为这些日子的主题。忙忙碌碌又一年,春节里,平日里分散四方的亲友们相见分外亲切,一句“新年好”,道出了对新春的祝愿。小编在这里也祝大家新春吉祥,阖家幸福!
送灶王爷(公)腊月廿四傍晚,家家户户备糕粿、茶酒、点烛烧香、鸣炮送送东厨灶君“上天奏善事”。夜晚熬饴糖,配制年果糕点,如花生糖、麻仔糕、糖豆、酥粿脯仔炒花生瓜籽等(从二十起先后操作)。
连双岁腊月最后一天为除夕,俗语说“一夜连双岁”,这是上一年的最后一晚,紧接着次年的第一天。一年辛苦,年度结束。不论富有之家还是工农群众,这天都要休息过年。无论菜肴丰薄,也要尽情欢乐。这晚全家围炉闲话家常。回忆一年往事,计划新的开端,好象做年终总结。“讨论”到子夜十二点过后,就算辞别旧岁了。民间有说法是正月初一“刀生日”,要让刀休息,“明年”吃的鱼肉、蔬菜、糕粿都要在三十年夜切好,更要忙到半夜才能安歇。
“封大门”与“开大门”除夕守岁到开大门前一刻,先点小烛、香线封大门。然后又按“通书”规定的时刻,在供桌(有的家庭用红缎金线绣“福禄寿喜”桌裙)摆好糕点、红桔、盐茶、红酒、粿猪、粿银宝等物品,再点着大烛烧香,打开大门,鸣放鞭炮,并用红纸正楷书写“开门大吉”裁成两半,分贴大门正中,要能合缝。迎接“财、运、喜”三神降临舍宅,庇佑本宅。解放后逐渐简化,守岁时间缩短,供品六十年代后粿猪、粿银宝逐渐少了,糕果酒茶一直都有,鞭炮必放,香烛必点。
请吃糕粿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这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日后,家家户户都忙于除尘擦洗、舂粿蒸糕、置办年货。吃分岁暝,正月请春酒,都要煎糕炒粿,因建瓯方言“糕”与“高”同音,预兆“年年高升”;“粿”与“财”谐音,谓“吃粿生财”。建瓯人制作的年糕有红糖糕、白糖糕、红枣花生糕、肉糕等。食用除煎酥外,还有切条拌蛋油炸。
拜年正月初二拜年,小辈先向长辈问候祝贺,奉上冰糖红枣茶。长辈即率全家先拜历代祖宗香位和“天地君亲师”,再分别与左右近邻互相祝拜,然后分头走访至亲——伯叔祖、外祖、岳父母、舅父母家,和各自好友相互拜祝“行时(运)、生财”。自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五,满街相遇,举手作揖,曰“拜个早年”、“拜个晚年”。
拜塚年正月初一过春节,由上门拜年,到电话、短信直至现今的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