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苍南(散文)
王炜皓
苍南是我的家乡,在我的眼里——苍南有两条横阳支江:一条是有形的,从玉苍山深处的玉龙湖流淌出的母亲河横阳支江,另一条则是无形的,从远处各座历史名人文化山峰深处流淌汇聚的宗族文化精神血脉的横阳支江。
最近在家乡的《苍南报》——“风土”栏目读到苍南南宋文状元徐俨夫后人徐启门教授写的《南宋状元徐俨夫后裔今何在?》一文,文中考证了明末著名科学家,“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徐光启是徐俨夫第十二代后裔。如果徐光启被证实是徐俨夫第十二代后裔,那现代中国的一位国家级爱国名人——宋庆龄先生就是徐俨夫的第三十代后裔,我的老家观美也就成了她的外远祖源地。因为据了解——宋庆龄的母亲是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后裔。徐俨夫是苍南历史上唯一文状元,与我同是观美人。徐俨夫的祖宗徐寅是唐末著名进士,跟随我的祖宗开闽圣王——王审知从河南固始入闽并在其手下任职。徐俨夫的曾祖父徐任也是南宋进士,曾于绍兴十二年当过宁德县令。他为官清正,宁可饿死,也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贵气节,一直受到家乡的文人志士所称赞与弘扬。
年前,我与大多数人一样,除了只知道父亲,祖父,只有清明扫墓时,去过几次本村王氏宗族里几代前的祖宗墓。至于三四十代前,多年前的祖宗是谁?是哪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后代?不清楚。直到年初,我送父亲灵位到灵溪古磉王氏祠堂,看到祠堂里文字记载的宗族历史介绍,才清楚自己是唐末从河南固始入闽的开闽王王审知的后代。随着后来认识了同为闽王后代的福鼎太姥王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后任《世界王氏网》总编的王亦鸣宗亲,近几年来又参加了一些王氏宗亲的活动,便对祖宗王审知及宗族历史文化有了更丰富,更深广的了解。王审知生前入闽后在福建开疆拓土,施行仁政,广纳人才,振兴经济,兴办教育,兴建寺院,为福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留下丰功伟绩,留下众多文化遗产,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近几年我在福州工作期间,去了莲花山拜祭了闽王墓,在闽王祠参加了闽王春祭活动,去了闽王留下的文化遗产——开元寺,于山定光寺、白塔,乌山乌塔等,还参加在厦门同安北辰山举办的——海峡两岸首届闽王文化节等活动,创作了《北辰山》《闽王祠》等缅怀祖宗王审知丰功伟绩的诗歌,发表《中国诗歌网》等网刊。因为王审知生前在福建留下的丰功伟绩,深厚功德,他去逝后被尊为“八闽圣王”,至今不少地方把他当做神供奉,如福建福州的晋安,闽候,福清,泉州,厦门同安,龙岩的长汀、三明的沙县,宁德的福安等地都建有闽王祭祀场所,甚至还定期举办隆重的祭祀纪念活动。还有我老家苍南观美新岸村(原北岸村)的大王公宫,供奉的大王公指的就是王审知。我是王审知第三十八代后裔,在王审知的后代中,现当代名人就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原台湾首富王永庆,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还有我苍南矾山诗兄,高级教师,矾山世界矾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张耀辉的二外公,中共鼎平早期革命奠基人王宏文兄弟等。
因为历史原因,苍南人很多是福建迁入,由五十多万人至今保留讲闽南话,他们不少是福建历史名人的后代。如矾山人,原抗日民族英雄朱程将军与朱德总司令都是宋朝著名闽籍理学家朱熹的后代,朱程是朱熹二十五代孙。而桥墩人,现任苍南新闻中心副总编的朱建德是朱熹的二十七代孙。马站人,民间文艺家,戏剧家,现任温州博物馆副馆长的杨思好是宋朝著名闽籍理学家杨时的后代,杨时还是朱熹的师公。成语“程门立雪”指的就是杨时,体现了他难能可贵的尊师重教精神,深受世人称赞。去年11月16日,我应邀参加三明市委宣传部在明溪县举办的“三明与闽学”理论研讨会,参观了杨时的故居与杨时、朱熹当年讲学过的紫云村。矾山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老师是泉州唐朝名人黄守恭的后代,黄守恭少时聪敏勤奋,力学儒家诗书,博通经史,声蜚士林,时称“郡儒”。他生前居住泉州,好善乐施,曾捐桑园建开元寺。我到过福州三仿七巷的黄巷多次,据说是黄巷就是黄守恭祖辈居住过的地方。我苍南文友蔡思用,原是苍南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校办主任,三年前辞职创办了温州民利城镇开发集团,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智慧农业,他还兼任世界蔡氏宗亲会浙江分会的秘书长,他是著名闽籍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茶家——蔡襄的后代。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和现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也都是蔡襄的后代。蔡襄为官正直,勤政廉政,每到一个地方主政,政绩颇丰。去年九月,我与中国长征文化研究会史会长等朋友一行到泉州惠安的万安桥考察,就亲眼见证了蔡襄留下的政绩。万安桥是蔡襄当年任泉州知府时主持所建,桥头耸立着纪念蔡襄的大型石刻雕像,随后我有感而创作了诗作《万安桥》,此诗还获得上海新诗苑举办的“百年新诗杯”诗赛一等奖,并获得四位评委老师很高的评价。除此之外,苍南藻溪等地的章氏家族中不少是五代十国福建浦城名人章仔均与练氏夫人的后代,章子钧是五代十国时我的祖宗闽王王审知任命的浦城将领。他的夫人——练氏夫人却是一位很不平凡的女性,曾救过居住数万人的建瓯城免遭屠城之灾,因功德无量,在建瓯被称为“众城之母”,她的后代才贤辈出,仅在建瓯历史上就出过五位状元,六百多位进士,现当代的名人中有章太炎、章乃时,章伯钧,章子怡等。去年我在建瓯调研时,还特意去了练氏夫人广场瞻仰采风,创作了诗歌《练氏夫人》发表在《中国诗歌网》。苍南郑氏家族不少是郑成功的后代,在我老家观美还建有雄伟壮观的郑成功纪念馆,成为乡镇文化礼堂一道景观。另外苍南有汉初名相萧何,三国名将姜维,被称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盛唐皇帝李世明,入闽始祖,上杭传奇知府李金德,初唐名将程咬金,唐朝被称为“开漳圣王”的陈元光,南宋进士、为官清廉刚正的兵部侍朗陈桷,南宋爱国忠将,民族英雄岳飞,南宋末元初的爱国诗人林景熙,开明元勋,被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易学大师,军事家,文学家刘伯温等历史名人后代。
苍南地处闽浙边界,地杰人灵,敢为人先,为浙江南大门,闽浙历史文化交汇,地方宗族历史文化的河流源远流长,是汇入中华民族大河的一条重要地方支流。追寻水源,缅怀父辈与先祖,让我们深怀感恩,优秀历史名人文化的光芒在基因里闪耀,热爱先祖乡贤,借优秀的历史祖宗名人文化,先贤文化,传统文化,更好照耀我们生命的河流。同时我们把民族历史,宗族历史当做自己的明镜,以史为鉴,让我们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睁开更明亮,更美丽的眼睛。苍南未来的有形与无形的两条横阳支江都一样需要生态保护,让其更加清绿亮丽。
昭明文学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