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顺昌县高阳乡上村村都要举办“添丁节”活动。这个活动持续三天,村中当年但凡添男丁、娶媳妇的人家都会联合起来“做头”,由长者牵头从倪王庙请出“倪岳二圣公王”及其上元狮炉、同庆轩驾,分别在上亭、外楼、河边等3个村民小组通过二王巡安、舞烛桥灯,吃添丁酒,分添丁粿等仪式后,在家家敬香,户户放炮、人人纳福的欢乐祥和氛围中返回倪王庙安座,至此节日的喜庆才会慢慢烟消云散,乡亲才会开始周年伊始的农耕生活。
高阳上村“添丁节”供奉巡游的倪岳二圣公王
年2月19日,笔者一行有幸目睹“添丁节”的风采,对村民们供奉巡游的“倪岳二圣公王”颇感兴趣。村中老人张金宝说,这个活动相传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了,那上元狮炉、同庆轩驾就是代代相传至今的。听说倪王原是个屠夫,他擅于养蜂能识敌我,帮助击退番兵授封为王,至于岳王是何许人则说不出寅卯。
有着多年历史的上元狮炉
倪岳二圣公王到底是谁?高阳历史沿革曾隶属瓯宁府(今建瓯市)管辖,笔者查阅《建瓯县志》、《建宁府志》、《建安县志》、《瓯宁县志》,最后从《建瓯民间故事》中找到答案。
倪王倪杰考
倪王,姓倪名杰。传说是建瓯南雅镇鲁口村倪坑自然村(南交高阳乡)屠户,业余嗜好养蜂。倪家蜂有四、五百巢多头,个个身粗体壮且通人性,除采花造蜜外还会替主人看守门户。据说有贼趁其外出摸进倪厝想偷东西,被蜂群发现后螫得鼻青脸肿、抱头鼠窜,此事传开,再无毛贼敢偷上倪厝。
有一年,番兵犯境,官兵抵挡不住,边关吃紧,朝廷惊慌。皇帝与满朝文武商议,皆束手无策。国师屈指一算,出班启奏:“福建建宁府南雅鲁口倪坑村,有一屠户,名叫倪杰,家有三千‘铁甲兵’,个个骁勇善战,若请他前来效命,必能克敌制胜!”皇上闻奏,急召倪杰进京。当钦差大臣向倪杰宣旨后,倪屠户惊吓不小哀求:“小人只会杀猪卖肉过日子,哪晓得带兵打仗之事。”钦差大臣道:“国师算定,你家有三千‘铁甲兵’,切不可违抗圣旨,犯欺君之罪!”倪杰无奈:“我唯厝三间,三千多蜂,哪有三千‘铁甲兵’,还请大人明察。”钦差大臣说:“那你就带上三千群蜂时京见驾吧。”
来到京城,钦差大人带倪杰上殿见驾,倪杰奏道:“我乃山村屠夫,只会杀猪卖肉,哪会领兵打仗?还望皇上开恩放我回家!”国师奏道:“倪家蜂通人性、分敌我,有他指挥冲锋在前,后面大军增援,必大获全胜!”皇上准奏拜倪杰为征讨大元帅,命他带蜂群率大军出战!来到边关,番军见一个带兵的统帅竟单枪匹马跑到阵上,正感诧异,随着倪杰一声口哨,飞出一片黑压压的群蜂,出其不意朝番兵乱螫乱咬,顿时阵势大乱。此时,倪杰催动大军趁机杀入敌营,敌人溃不成军,纷纷逃窜,倪杰乘胜追击,收复失地,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皇帝对倪杰大加赏赐,封他高官,留他在京城辅佐朝廷。倪杰毕竟是山村屠户,为人忠厚、正直,对官场中不顺眼的事总要讲,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串通一气,常在皇帝面前讲倪杰坏话,特别说倪家蜂会危及皇家性命,要时刻注意提防。谗言听多了,皇帝疑心越来越重,后来找个莫名其妙的借口,说他偷觑娘娘洗浴斩首问罪。倪家蜂见主人蒙冤而死,整天成群结队在金銮殿上飞舞,闹得皇上和众臣不敢临朝。皇帝大惊失色,后悔莫及,国师急奏:“倪杰有功现被奸臣所害,群蜂为其鸣冤昭雪!”皇帝准奏,降旨追封屠夫倪杰为倪王,在南雅鲁口倪坑村建倪王庙,赐金头国礼盛葬;封倪家蜂之首为蜂王,统领群蜂。至此群蜂散去,一路上护送倪杰棺材返回故乡。至今,鲁口一带还在流传着屠户倪王的故事。
有着多年历史的同庆轩驾
倪杰用蜂御外番,是否真有其事?翻开中国受外族入侵而建立朝代的历史,无外乎宋、明两个朝代。南宋末年,成吉思汗率蒙古族入侵,消灭南宋建元朝(公元—年)持续92年,距今年;明末李自成建朝,努尔哈赤率满族入侵,消灭李自成仅存20年的大顺王朝建清朝(公元—年)持续年,距今年。高阳上村相传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年)的“添丁节”恰逢元末明初之际,应合了倪杰与番兵作战的可能;保留至今有多年的上元狮炉、同庆轩驾,无疑是更好的实物佐证。
岳王李璟考
提到岳王,很多人会想到杭州岳王庙供奉的岳飞。其实不然,民间信仰虽然多来源于野史,但终有地域性,多来源于当地的其人其事,只是不在朝野间,无史志记载,在传播中常演变成了神话。高阳上村“添丁节”供奉的岳王,据考证,乃是李唐入闽始祖岳王李璟。
岳王李璟像
岳王李璟,原名李禔,唐高祖李渊第十四世孙。周宁县李墩村后门山生态林的漈岭头至今有岳王墓遗址。《岳王墓志》载,李禔乃昭宗十六子、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之御弟。乾宁三年(公元年)生于长安内宮,天祐二年(公元年)九月丙寅日敇封颖王。天祐四年(公元年),后梁太祖朱温篡位,帝裔十一人,各散于四方。年仅十三岁的李禔,由亲臣护卫航海入闽避祸,自连江、罗源至宁德埔村(今七都)、务本(今九都),黄大夫悦派人接到霍童住了三夜,又向咸村,再至王宿地,遣散随从亲兵,由旧臣陈梅枢兄弟带至李墩龙潭头牧羊隐居,改名李璟,始称岳王。
据考证,李璟至李墩后辗转到银屏峰下,以马代耕,时年十九岁。三年后育一男名昌,又三年(公元年后梁末帝乾化三年)重返李墩定居,生次男晃。昌生二子,长德四居李墩,次聪五迁居坂头;晃开基仕坂,育三男,长应六、次愈七、三态九。应六生际九,居仕本。愈七生三男,长男兴五,开基王宿地;次旺三守居仕本;三盛九开基梅洋。独态九迁寿宁修竹,支派流传宁德、福安、霞浦、福鼎、政和、武夷、建瓯等地。也就是说,闽北敬奉李璟的岳王庙,是其次子李晃所生之三子李态九(李璟之孙)的后裔所立。
宁德岳王宫
岳王故事发端于唐末宋初,而倪王故事却发生在月末明初,不同朝代的两个人物,共聚一个庙堂,尊为倪岳二圣公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子嗣众多。倪王立战功、敢直言,其蜂群繁衍快、守纪律、战斗力强,意味后代不断、人丁兴旺;岳王李璟更是大唐李氏的恩人,亡国前夕为保全李氏唐室血脉,他冲越重围,入闽遁居李墩,繁衍生息,至今瓜绵椒衍。李氏后裔感其恩德,奉为唐入闽始祖,各地建祠享祀,世代相守不替,始有岳王庙。倪、李后人隐居乡野,将对祖先的崇拜、敬仰溶于世人能接受的“添丁节”民俗活动中,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子孙繁衍、吉祥祈福文化的一种传承。
推荐阅读
★
★顺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公告
★县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闭幕易才卿当选主席全体委员名单公告
★未来顺昌会有啥变化?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顺昌空气”卖出好价钱!
★“顺昌空气”缘何能卖钱?说说福建碳交易市场与顺昌人之间的秘密
★6位亲人为革命牺牲的开国领袖,今天是他的诞辰纪念日
★新华社首席记者毛泽东,居然是“新媒体”鼻祖
★罗援将军:打响一场争夺网络控制权的保卫战!
★没有国家,你什么也不是!
★英雄是民族的图腾,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