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瓯新闻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建瓯环境
建瓯景区
建瓯气候

我的雪仁建瓯仁山雪景辰山雪景20

之前去过5次仁山,两次是冬天上去,不过都遗憾未能见雪,这次选了建瓯今年最冷的一天(年1月23日)上山,终于得偿所愿。虽然冻得不要不要的,不过不枉此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不管爱你有多辛苦,我都依然爱你!---至我心爱的仁小姐

之前是走水源,或者香岭,这次是从横路村上山,上山时间和香岭可能会差不多,但是后半段路确实会比香岭的好走一点,不过路程也会更长,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香岭那条路。因为是雪天重装,所以这次上山我们用了差不多5个小时。如果夏天的话其实我还是建议从香岭上山,因为东游去横路太远,至少比去香岭多一个多小时。下图中间那个点就是仁山顶--!因为从横路走,会经过大源村,这个村子也可以上仁山,只是路难走又长,懒惰的我表示深深的嫌弃…当然,喜欢徒步的朋友可以走走,这条路还是不错的…就是比较累。中间被云遮住的就是仁山。经过一个叫桃源的村子,迫不及待的下车拍了一张……终于到达了横路村,村子有一颗很大的树。出发!从大源开始进来基本上一路上都是雪,桃源开始雪比较大。横路就更不用说了。第一次爬山一路雪地走来,好开心。不过好冷,所以相机都不用了,就是手机一拍,赶紧手套戴起来,太冷太冷。过了这条小溪就是一个简易的棚子,估计是夏天工人做事住的地方,走到这边应该走了有40%的路程了……越往后面走,雪就越厚,当时就突然想到红军长征过雪地……这个是新建的工棚,是工人在山上做事住的。走到这估计就走了60%了,从这里上山顶就只要1个半到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当然,夏天轻装更快。这个天气似乎工人都放假了,上面只有三个人,小张、老张、老老张。老张也是这次去仁山的一位,只是他的行程和我们不一样,所以没有一起走,但是路上和山顶我们还是碰到了。老张今年65岁,我好是敬佩。毕竟上了年纪,所以他请了小张带路和背东西。小张和老老张都是当地人,老老张比老张年纪还要大,就负责在工厂里烧火做饭。老张的行程是三天,所以第一天我们到达山顶之后,他就开始下山回工棚了,晚上睡工棚,第二天再上山。如果大家冬天去,没有足够的装备在山顶过夜,也可以选择老张这种方式。后面的路就是直接一口气到顶了,还好基本有台阶,不然雪天会很难走。叶子外面都被一层厚厚的冰包裹着……看着都感觉冷。所有的植物都裹上冰雪了。那一根根棒子,其实只是一根很细的草……终于到顶了……白茫茫的一片,没什么好拍的……赶紧躲进早已经不能称之为庙的围墙里。老张带了相机,DV,一边拍一边录。有和他的合影,不过在他的相机了,一时半会还拷不过来,所以就先没发了。帐篷搭好后我就早早的躲进去了,这两张是狼拍的,看去有点像深海里拍的感觉。请原谅我没有拍到日出,实在是太冷了,呼吸的时候都感觉比较要被冰封住鼻孔了,没一会手就一点感觉都没有了。好不容易爬起来拍了两张,就躲回帐篷了。直到太阳出来了,才敢重新出来拍。因为是临时决定上山的,所以装备准备得不充分,狼爬过米的雪山,有很专业的装备,一个户外群的群主李炎是救援队的,为了照顾我们,他俩决定和我们挤一个帐篷,让我们共用他们的装备。再此要非常感谢他们一路上对我的照顾。因为实在是冷,所以没办法好好的去设置相机。外加出发前没设置照片的格式…还有些图片是手机拍的…所以委屈各位看官了。向阳的这面墙被太阳照得已经开始化了。我最喜欢这面墙了,因为不仅可以晒太阳,更重要的它可以挡风!!!随手弄了个小雪人……丑是丑了点,但是作为上次弄雪人是在自己上小学之前,还是很激动的……这边已经是开始下山的时候拍的了。真心想直接滑下去……下山时的雪明细比上山的小了很多,基本上都化得差不多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好幸运。下山时我们又经过了公棚,雪开始化了,屋顶上开始滴水,开始只是几滴,后面越来越多。老老张还把煮好的芋子给我们吃,幸福ing...老老张人很好,告诉我们山里什么地方好玩,还说六七月来的时候有一种菇可以摘,可以卖七八十一斤呢。这张是从工棚拍的。我总爱叫仁山为仁小姐,可知道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仁山也有雄伟的一面!从横路方面的角度看仁山确实比香岭和水源方面看要好看,威武的坐立在那里,不禁让人心生敬意。同行的另外三人,左边也是临时被我拉上的,中间的就是狼,右边的就是户外群主李炎。再次感谢他们的陪伴与同行。离仁山越来越远,实在是舍不得,放不下。每一眼回望都是难以割舍。仁小姐,每一次的离别只会让我更加爱你!!!!就到这,仁小姐,我还会回来的!

本文作者苏牧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牧之(福建)

赞赏

长按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ouzx.com/johj/343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