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读尽·主题书单·第64期
张富清,枪林弹雨里冲锋陷阵;钟扬,奔走在青藏高原采集种子;黄大年,争分夺秒解决科研难题;王继才,守护黄海开山岛三十载。他们在不同的地方洒下汗水,却拥有同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蓝天,试飞员用生命作赌注,驾驶调试新飞机;在沙漠,绿化工作者和大片沙漠对抗,让绿意覆盖昔日黄沙;在海上,建设者风雨无阻,架起一座连通港珠澳的跨海大桥;在广阔农村,有无数工作者为扶贫工作日夜奔忙。
本书单带您去认识一群党的奋斗者,向奋斗的人致敬、喝彩。
01陈芳陈聪《种子·钟扬》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毛泽东的这句名言生动概括了“种子精神”的内涵。
长篇报告文学《种子·钟扬》以优美感人的文笔、生动翔实的细节,记叙了新时代知识分子钟扬16年穿梭在青藏高原采集种子,为科学和教育事业献身的感人故事,呈现了钟扬用生命奏响的一曲回肠荡气的人生华章——他用特有的“种子方舟”,播种出自己生命的高度,他的精神也如同种子一样播撒进无数人的心田。
年8月,钟扬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艰难克服高原反应之余,目之所见,全都是“宝藏”,青藏高原上还有多种特有的植物从没被人彻底盘点过!
此后16年里,钟扬一共为我们留下了万颗种子,并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学科,从“一穷二白”到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然而,在这16年里,钟扬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珠穆朗玛峰上寻找高山雪莲的时候,钟扬一度缺氧到全身无力;在羊达乡的荒山上,为了寻找野生拟南芥,他差点摔下山崖。年,钟扬躺进了抢救室。长期奔波于高原与平原,一会儿缺氧一会醉氧,加上过高的工作强度、睡眠严重不足,钟扬出现了心脏肥大、血管脆弱等种种症状。
……
02吴晶陈聪《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
这是一部关于已故科学家黄大年的长篇报告文学。在广泛采访的基础上,从科研、教学、家庭生活等多个侧面,记述了黄大年献身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高尚品德。文笔生动,感情充沛,资料翔实,阅读此书将经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黄老师最后一次去成都出差的时候,他在上飞机前喝了一杯冰可乐,什么也没吃。飞机上,他突然觉得腹痛难忍,疼晕过去两次。下了飞机,工作人员赶紧把黄老医院。
但是在医生给他做检查的时候,就怎么也掰不开他怀里紧紧抱着的那台电脑。后来黄老师终于醒了过来,他第一时间、第一反应就是看看手里面电脑还在不在。
他看见电脑还在,松了一口气,然后又赶紧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可能是快不行了,我如果不行,你们要把这台电脑交给组织,交给国家。
在他的生命已经倒数的时候,他依然在想着我国的科研事业,依然在想着不要因为自己,不要因为任何个人的原因,让祖国的科研事业耽误,哪怕是一分一秒。
……
03刘晶林《海魂》
山有山魂,海有海魂。一对夫妻,一座小岛,一守就是32年。多面褪色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20台听坏的收音机、10余盏用坏的煤油灯……这一切,记载着王继才夫妇守岛的风雨岁月;这一切,告诉你什么是海魂。
这是一部反映“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先进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在多次实地采访的基础上,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他们坚守孤岛、为国戍边32年的感人故事,是学习弘扬爱国奉献精神的优秀读本。
开山岛有史以来一直是军事要地,年,日军侵占连云港的时候,就是利用了这座小岛,通过舰船换乘,在燕尾港登陆上岸。现在,部队撤离了,并不是说开山岛就不守了,反而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不能放松警戒。
经过县武装部领导们的慎重考虑,现在决定,把驻守开山岛哨所的重任交给王继才!王继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看来,那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就这样落到他这么一个民兵营长身上呢?
其实之前,已经陆续派了四个批次的人员进驻开山岛,可惜没有人能受得了守孤岛的苦,其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也就十三天而已。王继才是被选派的第五名驻岛民兵。
王继才离开的时候,感觉自己全身血液都在沸腾着,哪个男儿没有点英雄情结。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啊!于是,他就这样带着一腔热血,投身于祖国沿海第一线的哨所,整整驻守了32年!
……
04张子影《试飞英雄》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空军试飞员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以多年的跟踪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记录、塑造了这些为国铸剑、追梦蓝天的英雄群像,揭秘了中国几代新型战机试飞的内幕,诠释了“忠诚、无畏、精飞”的试飞精神。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格局宏大,题材独特,情节跌宕,是一部思想性和文学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在很多人的眼里,战争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那些刀光剑影和硝烟呐喊,在许多人的眼里,仿佛都是些褪了色的黑白照片。但在和平年代,有这样一群人无时不刻不在奋斗,代价是年轻的生命。
试飞员是什么人呢?试飞英雄又是什么人呢?飞机,我们都司空见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很多人会感慨它的便捷。但是除了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以外,飞机或者说航空器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防国力,从而标志着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国的空军试飞员队伍,从五十年代初建立至今,六十余年的时间。这支小众的队伍,人数并不多。几代飞行员加在一起,两百七八十人。但是六十余年来,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献身的试飞员就有二十九位。
……
05和谷杨春风《春归库布其》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自古以沙海著称,如今绿洲重现,创造了人间奇迹。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全景式再现了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实践,同时用事实证明沙漠治理的“中国模式”或“中国方案”是高效而又可复制的,以此为国际社会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全书笔调沉稳,感情深挚,融科学认知与人文哲思于一体,谱写出了一部气势雄浑的治沙史诗。
田青云是一位护林员,工作在库布其沙漠边缘的一个林场,这份工作他已经干了38年!田青云很健谈,跟人聊起天儿来,总能把人逗笑。
他说:“我这半辈子干的净是得罪人的活儿,特别八十年代,那会儿放牧的老多了。我不能让放牧的进来啊,刚栽的小树苗,羊一拱不就拱死了吗?我跟放牧的商量,说好话,说两回了,他不听。第三回他又把羊赶来,这次我就不让他了,把领头的公羊牵回来,关进护林站的羊圈里‘蹲禁闭’。他生气了,趁我睡觉把我锁屋里头,扭头把羊牵走了。当年这种事儿多了。”
田青云这一代护林员,八十年代防牧,九十年代防盗伐,进入新世纪防火防虫。他们经常穿梭在林地中间,一走几十公里,走多了,很多人落下了腿疼的毛病,“疼得受不了”。但他们都喜欢说一句话,那句话让他们很自豪,“我当年栽的树手指头那么细,现在都老粗了!”
……
06曾平标《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
本书全景式地记述了珠港澳大桥从开始酝酿筹议到梦想成真近40年的历史进程和这一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环保最苛刻、标准最严格的超级工程非凡的建设过程,展现了国家对港澳和珠三角区域未来发展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