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瓯新闻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建瓯环境
建瓯景区
建瓯气候

英国留学有多难把女儿送到国外,这位父亲傻

昨天S姐收到在英国卡迪夫读教育硕士的学妹发来的几张照片,坦言留学才刚开始半个多月,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老师不断给她们推荐书,买的书又太贵,图书馆借7天就得还,只能私下偷偷复印出来(在英国复印书其实涉及了侵权行为)。这是她昨天打印出来要看的材料,瞬间觉得压力好大,不知从何开始?

S姐只能不断地给学妹灌鸡汤,安慰说挺过来就赢了,我们来留学,不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挑战嘛!体验新的事物嘛?焦虑压力都难以避免的随而来。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学习的困难还只是人生无数困难里最略乎其微的一小项。

但是中国留学生面对中西教育差异,很多时候确实是让人手足无措。除了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之外,根源还在于学习方式上。

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痛恨中国教育的老爸,在女儿高三的时候,把她送去美国,以为可以让自己女儿免去中式教育的的折磨。

往日他从女儿嘴里听到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他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预料。反复权衡之后,他女儿毫不犹豫地选择“走”,他选择无条件支持。

女儿是为了“减负”,她觉得美国学生很轻松,而老爸是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所谓“创造性教育”的训练。尽管他以往读过不少关于美国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心向往之,但那“创造性”到底是什么模样,没有体会过得父亲,实际上不可能有真切的体会。

万万没有想到,美国教育的“创造性”,在女儿上学的第四天,竟会让他这个远在万里之外的老爸一度寝食难安。问题首先出在了美国历史这门课上。老爸看了历史老师留的作业,瞬间傻了,这真的是中学生的作业吗?

作业:

请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BOOKERT.WASHINGTON(布克-华盛顿),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LUTHERKING,Jr(马丁-路德-金),MALCOLMX(马尔科姆·X)。

要求:

论文是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老师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纳入贴切的材料在你的论文中。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除了马丁路德金,其他人,父女俩一概不知。为了帮女儿适应,这位老爸在两三天的时间里,生平第一次开始“研究”美国历史,等这4个黑人领袖的资料搜集得差不多时,开始仔细对比他们的观点和实践,行文时材料取舍颇费周章,反复推敲观点,从早上一直写到深夜,女儿在大洋彼岸竟一次借了10本书,堆满桌面,也在疯狂阅读。

后来,女儿反馈说“部分”采用了老爸的观点,但行文结构对她很有启发,女儿感慨:”原来论文是这么写的啊!父女俩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美国老师的“判决”。

没想到,最后得了个A,老师的评语里说:“极好的论文。你对这几个人的联系展开得非常好,准确而且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好样的!”

这个评语让父女俩都很兴奋!原本以为这种难度的作业不会太多,可“求援”邮件一个接着一个,每一次都让这位父亲先晕半小时。

更难得在后面。

比如:

作业:关于南北战争

1、你是否同意林肯总统关于美国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奴役的声明?为什么?

2、解释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但他们都感觉在为自由而战的原因。

3、自由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

4、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粗鲁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

5、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男人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冲突的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

要求:有论点,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或反对下面的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别不可避免的结果。

作业:关于菲律宾问题

1、什么样的美国人可能会同意JosiahStrong的“我们的国家”?什么样的人会不同意?他们为什么会同意或不同意?

2、Bryan如何将“帝国主义”同获得西班牙领土联系起来?你认为他联系得对吗?为什么?

3、Lodge对获得菲律宾这件事的辩词是如何反映了美国的传统政策的?

4、你认为有比麦金利总统以控制菲律宾来处置菲律宾的命运更好的选择吗?

还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作业是:

制作你的家谱

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看到女儿的这个求助,老爸终于奔溃了,因为在他两岁的时候,就没和祖父一起生活,去世前也没有再见过。而在中国的家谱是记男不记女的,家族的女性稍早一点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幸亏女儿的爷爷健在,80岁老翁凭记忆一个个推算出是咸丰多少年、道光多少年、光绪多少年,奶奶则抱着一本中西年对照历找出公元年份。最后,由女儿的二叔总结,一种家族的历史感油然而生!没想到女儿的作业,还让老爸更了解了自己的家族,这是他从未想过的。

但是这些还不够,因为美国老师还要求解释,什么是中国纪年?为什么中国家谱记男不记女。为此女儿几乎一夜没睡。

第二天,老师走到女儿身边,惊喜地对她的作业说:“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份作业”,

历史告一段落,说说英文写作课的作业有多难。

有以下题目:

1、本性独白。

(老师评语:希望你生活中快乐的时光可以帮助你渡过困难的时期。)

2、未解开的疑惑——写一件发生在你或你周围人身上的事,要求是一件让人不敢相信或无法解答的真事,不能是你做梦。

(老师评语:你的“令人无法解释”的经历可真是耸人听闻而有趣呀!)

3、书信论文。要求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一件事,可以是两个人来回通信,也可以全是出自一人之手的信,但必须是一组信件,四五封左右。

(老师评语:年轻的爱是很美的事。)

4、给校长的一封信。可以反映你对学校的不满或肯定,或问一些你一直想问的问题。校长会读每一封信,然后到班里和你们讨论。

5、本性独白(2)。要求用一件事来反映你的个性,把重点放在心理描写上,全文用心理描写。

(老师评语:比赛之前的那种紧张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要经历的。)

6、诗。写十种不同形式的诗:五行诗,美国五行诗,重复记号诗,HAIKU(一种不押韵的日本抒情诗),离合诗句(就是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母可以拼成一个单词),字母诗(诗中包括所有的26个字母),政治诗,有形诗,每一节用“若是……但是真的……”、“没有人知道……”为开头的诗。

老爸感慨,这些富有创意的题目和老师用心的评价令人感动。中国乃诗歌大国,可中国学生们什么时候写过诗?

女儿赴美只短短三个月,但是老爸发现女儿变化很大,作业虽难,但在邮件里,女儿说,经常和老师长谈,老师给了她很多的帮助,这在国内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因为接受女儿的“求援”,父女俩也多了交流沟通的机会,父母成为了女儿的学习伴侣,之前在国内,女儿从来没有与他讨论过任何学习问题,因为只要狂背“标准答案”就足以应付考试,而国内的作文题目,更是平庸且缺乏想象力。

相对,国外的作业新颖创新,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探索欲去专研,无形中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高了,在这个过程里,还学习到了知识,一点都不枯燥,并且老师热衷表扬,给与了学生自信。

一个学期过去了,女儿就提出要独立申请国外的大学了,并且很顺利的得到学校老师的推荐。

世上最惊恐最难考题

留学作业难倒中国老爸,英国的最难考题也是让人跌了眼镜。

今年英国牛津大学的考题还被评为最难考题。究竟有多难?

考题: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Wouldyouprefertobeavampireorazombie?)

此题让见多不怪的英国人也跌了眼镜。《泰晤士报》因此称之为“世上最惊恐的考试”,《卫报》说这是“最难”的考题。

其实,今年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考题不止这一个。不过,其他题要答得好也不容易。

“谷歌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吗?”(DoesGoogleknowusbetterthanwedo?)

“莎士比亚太好了,没人能演吗?”(IsShakespearetoogoodforactors?)

“糖是不是该征税?”(Shouldsugarbetaxed?)

还有比较传统的问题如:“音乐到勃拉姆斯嘎然而止吗?”(MusiccametoafullstopwithBrahms。)以及年年都有的伦理问题:“所有生命都重要,是吗?”(‘Alllivesmatter’.Dothey?)

牛津女生持刀伤人获缓刑,法律面前“美人”优待?

你是不是已经被这些问题难倒了?

不过,即便想成功考入牛津和剑桥大学,入读本科,光有好成绩是不够的。这两所大学都有面试一关,经常问一些没有正确答案的“稀奇古怪”问题,考验学生的知识面和思想敏锐度。很多成绩异常优秀的学生往往过不了这一关。

下面就看看以往牛津剑桥的面试题,考考自己吧!

保温箱会思考吗?蜗牛有意识吗?(牛津-实验心理学)

这是一块树皮,请就它说点什么。(牛津-生物科学)

如果神无所不能,他是否能够创造出一块他举不动的石头?(牛津-古希腊古罗马学)

你更想成为一部小说还是一首诗?(牛津-英文)

你如何测量自己头部的重量?(剑桥-医学)

丈夫吃早餐时有在鸡蛋上涂柠檬酱的习惯,如果妻子已经多次表示她对此的厌恶,这个习惯是否足以成为离婚的理由?(剑桥-法学)

眼前的椅子真的在那里吗?(剑桥-哲学)

这样看来,脑洞该有多大才能完成这些考题呢?习惯应试教育的中国学生,遇到这样的考题确实会奔溃。可为什么外国学生能适应这样的考题呢?

中外教育大辩论

教育话题一直是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ouzx.com/johj/8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