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科学研究,并不能够改变目前这个星球环境恶化的现实,詹姆斯·汉森选择了行动与政治。这是人类应对环境挑战的一部个人抗争史。
摄影师KerryKoepping花费三年多时间用相机记录下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圈的影响
詹姆斯·汉森觉得年巴黎气候大会个国家达成的协定只是国际政治相互妥协的产物。“但自然和物理规律是不会妥协的。”这名被誉为“气候变化之父”的美国物理学家曾在80年代首次向公众提出了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将对地球气候产生的灾难影响。他本是一名潜心科研的科学家,但在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的46年间,全球变暖的危机感使他别无选择地积极介入政治,通过出席作证、演讲、游行抗议等各种方式提醒世人减排以保护大气的重要性。他有着科学家的严肃和社会活动家的热情,这两种身份始终在他身上不断转换。在经历了无数次NASA的审查禁言和美国政界的打压后,如今这名74岁“气候斗士”依然觉得危机迫在眉睫,他来到中国参加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希望中国能够在减排和使用清洁能源上做出更多努力。当他与我促膝对坐接受本刊专访时,这位参加过无数次演讲和采访的老者依然展现出他身为科学家的一面,他的口才并不好,他接受采访时会紧张,但他觉得为了子孙、为了地球,他还需要继续自己奔走宣讲的脚步。“做科研需要准备数十年,其中的回报是发现事物的乐趣。而我现在做的事情也能给我带来快乐,我不在意社会给我的压力。”
从金星到地球汉森从来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他在民风保守的美国中部爱荷华州长大,从小性格腼腆。他的父亲是个农民,上学时只念到初中二年级。即便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反越战游行席卷美国校园的时候,他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学习上。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结缘科研。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与爱荷华州立大学物理与数学系的同学一起去市郊玉米地里的小屋看月食,学长带了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当月亮进入月食状态,被地球阴影遮挡的时候,他发现月亮完全无光了,不像正常月食情况下处于灰暗色。一年后,他算出地球平流层需要多少二氧化硫才会导致月亮像那一晚那般黑暗,并将成果写成自己的第一篇科学论文。
被誉为“气候变化之父”的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汉森
后来汉森来到天文物理学专家詹姆斯·范·艾伦(JamesVanAllen)门下学习,并高分通过了天文学研究生考试,在范·艾伦的建议下将物理学博士论文题目定位对金星观测数据的研究,以研究金星放出微波辐射的电离层,并分析为何金星表面的温度如此之高。博士毕业后的汉森最终在年NASA启动第一次月球任务时正式加入了NASA的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能去NASA工作非常令人激动,那时他们还是一个年轻的组织。”
此后的10年中汉森一直在研究金星的大气辐射问题,直到年,汉森决定放弃自己一手筹备了5年的“金星先锋号”太空探测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发射“先锋号”去探测金星气层的属性。但就在“先锋号”达到金星之前,他退出了,将计划移交给同行。“我们知道在火星和金星上二氧化碳是决定气候的因素,而现在化石燃料的燃烧正导致地球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大。因此我决定了解自己星球上的气候变化,这比研究金星的大气更有意思。”汉森用当年研究金星辐射变化模型转来研究地球。年,汉森的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他首次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将造成气候影响”。
年6月23日,汉森在美国国会上作证,他宣布有99%的把握证明受人造温室气体的影响,地球已经进入一个长时期的逐渐变暖期。人类主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吸收红外线辐射,发散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少,导致地球变暖。全球变暖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冰盖崩溃,海平面上升,低海拔国家的近海城市将遭到淹没。此外干旱和热浪袭击情况更严重,也会诱发森林火灾,引起暴风雨和水灾。
年11月29日,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夕,意大利民众在罗马集会抗议全球变暖,要求采取更多环保措施
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炎热干燥,再加上全球变暖话题开始在世界各国展开讨论,将汉森推到了风口浪尖。但汉森决定重新回到纯粹的科研领域,推辞掉了很多纪录片和电视节目邀请。直到再次十几年后,年,当时的美国布什政府决定不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而时任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Cheney)为了表明政府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召开内阁级别气候特别工作组会议,汉森在自己60岁生日当天在会议上做了报告,将自己这些年的新研究成果做了介绍。
汉森认为,随着北极冰洋面积缩小、冰原冰川融化,以及随之释放的沼气最终会使全球气候达到临界点,但由于地球惯性的影响,使得人们很难判断出何时地球气候变化会达到灾难的最终临界点。
“年时我对气候状况还比较乐观。”汉森说,后来他发现为了避免临界点过早到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需要进一步降低。“我们必须认识到事态严重,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他的第一个孙女苏菲的诞生改变了他。“我不希望我的孙儿们在未来某天回顾历史时说:‘爷爷当时了解即将发生的灾难,但他没有给大家交代清楚。’”
真相与审查“如果不是孙儿们,也许我会一直专心科研,不去干涉政治。因为一谈政治,就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但汉森发现科学界和公众对全球变暖的了解存在很大差距。“我已经得出结论,要避免灾难发生,全球每年变暖温度上升要保持在1摄氏度以下,但研究冰原稳定性的科学家不愿意说这些。”他决定说出真相。
年开始,汉森寻找一次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公开讲座,让更多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