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是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建设的重要自然载体,是宝贵的种质和基因资源库,是淡水之源,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湿地为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维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国、全省湿地分别贮存着约2.7万亿吨、多亿吨淡水,分别占全国、全省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79%。每公顷湿地每天可净化吨污水,全国、全省湿地每天可分别净化亿吨、3.48亿吨污水。
2
强大的生产功能。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可以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淡水、宜居的环境和丰富的食品等,是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途径。我国有3亿多人、我省有多万人直接依赖湿地生活。我省母亲河——闽江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为全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闽江河口等重要湿地提供了鱼、虾、贝类等众多丰富的湿地食品。
3
特殊的碳汇功能。湿地是巨大的“储碳库”、“气候调节器”,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占全球陆地总面积6%湿地的储碳量约为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35%。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工业减排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湿地间接减排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4
丰富的文化功能。湿地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阵地。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等,也就是发源于湿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省省会福州得名于闽江在福州市区流域的沙洲形成一个“福”字,意即福在洲中。
湿地的功能和作用
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保护堤岸,防风暴潮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改善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湿地周边的温度一般较其他地区低2-3℃,湿度高5%-20%。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来源:东南网
每日回复“签到”有惊喜,永定网客服百癣夏塔热片说明书有介绍服用禁忌吗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