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快乐的动物》微教案、微反思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
所在学校
建州小学
执教者
张蜜
职称
手机号码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题名称
《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
本节微课的基本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
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
微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快乐的动物”一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观察情境图
师:夏日的一天,一群小动物都在河边快乐的玩耍,它们有说有笑,可开心了!
2、初步体会“倍”的意义
(1)比多比少
师:在这些小动物里就属小猴和小鸭最调皮、最机灵了,它们想比一比它们的只数,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请小朋友们认真思考一下!(课件出示只有小猴和小鸭的图片)
小鸭:都迫不及待地说了:“我比小猴多3只”、
小猴:也说话了“我比小鸭少3只”。
师:小朋友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这就是我们原来所学过的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其实呀,小猴和小鸭除了能这样比多比少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圈一圈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小圆片摆一摆吧。
小猴:我有3只,就摆3个圆片;
小鸭:我有6只,我们就用6个圆片来表示。可是现在怎么办呢?
师:如果我们把3只小猴看成一份圈起来,而小鸭的数量也像小猴一样3个3个圈一圈,那么请问小朋友们,6里面有几个这样的3呢?
(3)体会“2倍”的意义
师:一个这样的3,2个这样的3。好极了,我们得到了一致的答案,6里面有2个这样的3(板书:6里面有2个3)
师:像这样6里面有2个这样的3,我们就管他叫作6是3的2倍:(板书:6是3的2倍)
师:好,那请问6是谁呀,(小鸭的只数,)那3呢(小猴的只数)那小鸭和小猴比一比,我们就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只数的2倍。(板书2倍)
师:我们说小鸭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说了两次的只数,为了说起来更简洁些,我们可以把后面“的只数”省略不说,也就是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4)转化成除法算式
师:那好了,小鸭和小猴比了,我们刚才这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同学们,你们看看,其实我们刚刚在干什么呀。。。。
我们把小猴的只数怎么样。。。按照小鸭的只数进行了圈一圈,这样小鸭就被分成了几份。。。两份,也就是有两份的小猴那么多,我们就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同学们,那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汇报,师板书:6/3=2
师:你能说说6表示的是什么(6是小鸭的只数)
那3呢(小猴的只数)
2(2表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师:对了,那这后面要不要写单位呢。不用,因为这个2表示的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2后面的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以后再求谁是谁的几倍问题时就不用写单位,明白了吗?
3、操作模仿,理解2倍的含义
师:好了,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看到了小鸭和小猴的比一比,是吧。小鸭和小猴觉得这样比还挺有意思的,于是就叫来了它们的小伙伴。咱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课件播放小鸭多了2只,小猴多了1只)都看明白了吧。
师:小猴和小鸭还想比一比,那请问这次小鸭的数量会是小猴的几倍?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可以模仿刚刚摆的过程,再次用圆形来表示小鸭和小猴的数量。
师:看,像这样(4只小猴,8只小鸭)同样的我们把小猴看成一份圈一圈,一份里面就有4个圆形,而小鸭画了8个圆形也就是有这样的两份,所以8里面有2个这样的4。
师:所以这回小鸭和小猴比呀,小鸭的只数还是小猴的2倍。
师:我们可以用算式:8*4=2来表示
师:对了,小鸭和小猴这次比啊,小鸭的数量还是小猴的2倍。可是小猴就有问题了,他说“我刚刚有3只,小鸭有6只,你们说小鸭是我的2倍;现在我有4只,小鸭有8只,你们怎么还说它是我的2倍?”
小朋友们思考一下吧。。。。
师:其实啊,不管小猴有几只都把他看成一份,再看小鸭里面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就说小鸭是小猴的几倍。大家看,6里面有2个3,圈出了2份小猴这么多。8里面有2个4,8里面也圈出了2份小猴这么多。所以比了两次小鸭的只数都是小猴的2倍。
师:我们说当这里面有两份小猴这么多,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有三个小猴这么多,就说小鸭是小猴的3倍
(出示小猴0
小鸭)
师:看到懂吗?这说明小鸭的只数有小猴的4份那么多,那我们就说可以怎么说
生: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4倍
师:那如果有5份呢(5倍)
师:是的,关键就看小鸭里面有几个小猴这么多,就说小鸭是小猴的几倍。
那请问同学们有没有1倍,1倍会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样多
师:哦,也就是这样的一份,底下也是这样的一份,说明他们一样多。
4、师小结:好极了,所以我们以后再从倍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或者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时,只要把小的数看成一份,再看看多的数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就可以表示成它的几倍。
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倍”(板书:倍的认识)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5、联系生活,寻找“倍”
师:像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心去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无穷魅力。
三、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看望了小动物们,还学习了数学知识,认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谁来说说?
微反思
《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倍”的认识。它是在学生认识平均分与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体会倍的含义。倍虽然说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教学时做了以下一些设计: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摆一摆,圈一圈,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倍的含义,既学会了画图表征,又学会了用算式解决问题,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活用教材,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对于和快乐的动物中进行学中玩、玩中学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了“倍数”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当然,这节课中,由于本人经验不足,上课时学生汇报算法时生怕学生不会,讲得太多太细,不够放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想我一定会好好总结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大提高。我将进一步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