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到建瓯路的变迁
古田与“上府山”有着很深的渊源,特别是旧城移民,许多古田人因为建水库,离乡背井,原本同住一起的劳作的亲人,被无奈的分割两地,甚至多地,多在上府一带,
“上府山”:(古田人对建瓯,建阳等地的称呼)
早期没有公路之前
走路,从风埔过峦垄、西溪往旧镇,然后翻
越多米高的筹岭天险。
走“上府山”要带几双草鞋的,,脚都要磨一层皮。要与同伴们保持一样的速度行进。要结伴而行,或歇息时等多几个老乡一同前行,在那个通讯交通不发达年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出个事只能自己兜着。不说是土匪啊!就是有几个好吃者拦路要东西,没东西的要你那身衣衫,也够呛。
从筹岭的东侧上山有20里,起码要走几个小时才登上筹岭隘。
年中共华东局专门成立了“华东支前委员会福建公路修建指挥部”,修建福古瓯公路。
班车要五六个小时,摇摇晃晃的与当今过山车有一拼。
筹岭现在样子
冬季,筹岭路段,常年水雾与气温低,导致路面都结着一层薄薄的饼,路又窄又弯又陡,外地的驾驶员没见过这种,腿脚发软,都把车停在坡顶或坡低,讨请当地的驾驶员去开,
那时我也常做此路段班车,时常见到不想见到的情景,自己也遇到一次,车头在路牙外,车头玻璃前方就是崖,司机大叫:大家不要慌,一个一个往车后面挪,压住车尾。
后来车辆承包后,一般司机与售票员均出一家人,有走一起走!肝胆相照啊!
海拔米的石碑时,至此进入建瓯地界了。
那时建瓯去福州都要经过我们古田,的确也自豪一下下,但是古田经济没得到什么好处,倒是官的成绩斐然。
建瓯南城门
国道开通
国道开通后,那条弯弯曲曲的县路就少有人车走了,只是临近的村庄人就近而已,
高铁与高速公路开通
本人因许多亲戚在“上府”一带,时常酒席或走动,都首选高铁,太快了!
记得第一次坐高铁去建瓯,带着好奇,上车后努力欣赏着这高大上的“和谐号”,等我坐定,取出座位背后的杂志阅读,刚翻开目录,只听喇叭响“前方南平站,想下车的旅客请准备。”纳尼,这也太快了吧!从心底被镇到。
至此,我们古田那些可伶的移民,无形中离家近了许多。
喜欢本文分享朋友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