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科乐科
带你走进大世界
《你好未来人类》
揭秘各国“科技教育”
导读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以昨日之法,教育今天的孩子,将使他们失去明天。”
《你好未来人类》由陈一佳主创,历时16个月,针对孩子的未来教育,聚焦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教育”的关系,分别前往英国、以色列、肯尼亚、美国、中国5个国家,希望给家长们开启一份专属的“科技教育攻略副本”。
第1集?英国篇
01
英国教育实验:孩子准备好应对成人的网络世界了吗?
荐
Olivia2岁开始接触电子产品,沉迷于在iPad上看动画片、玩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行戒瘾,5岁后又再度沦陷,在家因为这个问题不服妈妈管还会哭闹,现在对2岁的弟弟也造成了影响。但马上Olivia升入二年级以后,学校就要开课让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学习了。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低龄化,她很困惑也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让孩子这么早使用电子产品呢?
究竟该如何让孩子和科技相处?你或许可以在此片中找到答案。
第2集?以色列篇
02
科技重塑以色列,未来人才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荐
从战火动荡,到发达崛起,以色列仅用了不到70年,在这个人口不足北京市一半的国家里,孵化了多家高新企业,诞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
以色列STEAM教育幼儿园,2岁半就开始培养科学家;而“无纸化高中”,孩子们驾驭电脑轻车熟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舍特曼直言:科学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
离开繁华都市,在小城耶鲁汉姆,一佳和团队惊讶地发现了一群沙漠中的机械“娘子军”。和国内几乎被课业压弯的同龄人不同,这群拿着电锯的少男少女,用机器人和黑科技,“真枪实弹”地改变了自己和周围人群的生活
第3集?美国
03
美国名校焦虑,通向未来难道只有常青藤一座独木桥吗
荐
“刷题”、“尖子生培养”,这些国内家长耳熟能详的概念,到了美国,竟然一个也没少。博特纳寄宿高中,一佳发现,这里所有的教室都以世界各地的名牌大学命名:加州理工、麻省理工……校长说学校的升学率是%,而博特纳更高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进入常春藤!
然而美国辍学率不断升高,一个“藤校”毕业的硅谷奇才,仅凭着一个构想,创建了一所全美最“虚幻”的大学——这所大学没有课堂、没有固定教授、却引来了一群绝顶聪明的年轻人纷纷加入!
比常春藤都难进的“线上哈佛”模式能不能给这个国家带来新的启发和希望?
第4集?肯尼亚
04
科技教育,是真正的“脱贫”奢侈品吗
荐
放眼全球,世界上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失学的可能性是发达国家的四倍。肯尼亚自年1月起,开始实行8年免费初等教育,然而硬件基础设施的薄弱,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世界上最穷的孩子,依然能拥有科技教育。科技给这个落后国家孩子带来的改变,远远超过了想象,甚至比发达国家还要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贫民窟附近的桥梁国际学校,对这句话奉上了教科书般的理解。
第5集?中国
05
中国“虎妈”们错了吗?是压制还是进步?
荐
TigerMom,虎妈,可能是全世界人心中最凶的妈妈,也快成了地球人眼里中国母亲的代名词。曾在著名节目《天才儿童》中大放异彩的他,却因为一次表现失误而得到了妈妈的批评,更因此引发了外媒的广泛讨论。一佳邀请了同样旅居海外的何妈妈,与她相约重返故乡,回到祖国去感受中式教育的创新变化。在中国南端深圳,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却另辟蹊径地要让“老父亲老母亲们”彻底下岗!这趟旅行,能否为饱受争议的“中国式家长”正名吗。
图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告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