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瓯新闻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建瓯环境
建瓯景区
建瓯气候

建州小学数学组微课展播有趣的测量

建瓯市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比赛

微教案、微习题、微反思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

所在学校

建瓯市建州小学

执教者

葛云

职称

手机号码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五年级

课题名称

有趣的测量

本节微课的基本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测量金像、手臂、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掌握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排水法),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会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微教案

一、导入

由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曹冲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自从,曹冲称象之后,人人都夸他是小神童!曹操想再试试他,给曹冲一个“金象”。可这次要知道的不是重量,是体积。。。。。。聪明的你,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吗?

笑笑:可以用火攻,把金象打造成长方体金块。长*宽*高。

淘气:“金象”变没了怎么行?把“金象”放在船上,看看沉下多少水,再用。。。。。。

师:同学们,你的想法和笑笑一样,还是和淘气一样呢?

曹冲:哈哈,淘气,你这是在模仿我之前的杰作,但是体积不等于重量啊。笑笑呢,你的想法不错,可惜破坏了“金象”。请不改变“金象”的形状。不过你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是有所进步的!

都想到了“转化”的方法。现在,你们一起看看我是怎么解决的吧!

二、新授

曹冲:火攻不行。改水攻!笑笑,请你把手放入装水的量杯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量杯里的水上升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为什么水会上升呢?

淘气:我知道,我知道。笑笑的手臂也有体积,它也占了一定的空间。

曹冲:是啊,手臂放入的越多,水就上升越高。放入的手臂的体积和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笑笑、淘气:相等。

曹冲:孺子可教也!现在我们把“金象”沉入水中,水面也上升了。“金象”的体积就转化成上升部分水的体积。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为“排水法”。赶紧带上“金象”和长方体容器、量杯等实验器材。试试看吧!

笑笑、淘气:what?我们可买不起金象啊!

曹冲:哈哈,没关系,也可以用石头、土豆等不规则物体来代替啊!let’sgo!我们一起实验去吧!

曹冲:现在,我们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有两种做法:

1、我们先在长方体容器里倒入一部分的水,量出长方体底面的长20cm、宽15cm以及水面的高度10cm。接着把石块放入容器中,这时水要没过石块,再量出水面的高度12cm。水面上升2cm。那么石块的体积就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即:20×15×2=立方厘米

2、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接着把溢出来的水倒入量杯进行测量,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笑笑:这个办法实在太好用了。但是,我有个疑问,是不是所有不规则的物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求出体积呢?

曹冲:恩,你的问题问的真好,是的,有些物体是不能用“排水法”来量体积的。比如:塑料小黄鸭、乒乓球、冰块等。因为小黄鸭和乒乓球没有沉入水中,而冰块会和水融合在一起。那它们又可以怎样测量?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调查实验。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让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方法吧!

将能够沉入水底的不规则物体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规则的容器中,根据放入前后水位高度的变化,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升高部分水的体积。

微习题

曹冲:现在,我们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有两种做法:

1、我们先在长方体容器里倒入一部分的水,量出长方体底面的长20cm、宽15cm以及水面的高度10cm。接着把石块放入容器中,这时水要没过石块,再量出水面的高度12cm。水面上升2cm。那么石块的体积就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即:20×15×2=立方厘米

2、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接着把溢出来的水倒入量杯进行测量,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笑笑:这个办法实在太好用了。但是,我有个疑问,是不是所有不规则的物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求出体积呢?

曹冲:恩,你的问题问的真好,是的,有些物体是不能用“排水法”来量体积的。比如:塑料小黄鸭、乒乓球、冰块等。因为小黄鸭和乒乓球没有沉入水中,而冰块会和水融合在一起。那它们又可以怎样测量?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调查实验。

微反思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其中,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在教学时,我用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金像”的体积,进而引出课题——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接着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石块的体积。我出示两种测量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这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测量体积呢?留有思考空间,让学生思考。

在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已最大的亮点是以下两点:

一、引用经典故事,提高数学学习的有趣性。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ouzx.com/joxw/161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