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瓯宁街道福宁社区以“公益主导、文化惠民”为原则,以群众文化为抓手,激发居民的文体特长和文艺爱好,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各具特色文化活动,大大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1
搭建百姓大舞台
福宁社区针对社区单位党员、离退休干部多,文化底蕴丰富,将文化建设摆在社区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强化社区文化建设基础,巩固社区文化阵地。通过充分挖掘社区各类人才资源,建立了人的多种类型文体人才档案,先后牵头成立了居民教育、就业指导、专业知识讲座和文体志愿者协会等四支文化宣教队伍,并积极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引导他们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社区多措并举筹建文化活动中心,现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区面积约有多平方米,有飘着纸墨香气的书画图书室,整齐摆放着余册图书。有古琴、电子琴、腰鼓等各类乐器的文艺活动室,还有象棋、围棋桌、麻将桌椅等娱乐场所,为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提供了好去处。同时社区与辖区内单位“共驻共建”,加强优势互补,开展共建活动。如市第二小学的篮球场、图书室、电脑室、集邮展示厅在放假期间无偿对社区居民开放,千方百计多形式为社区居民送上文化大餐,让社区文化活动真正成为了“老百姓的娱乐场”、“传播先进文化的大课堂”。
2
群众文化唱大戏
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姓舞台大家乐。社区按照打造文明社区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公益性强的群众文艺团体,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舞剑队、读书会、书法协会、夕阳红舞蹈队、广场健身队、欢乐合唱团、绘画班、青少年免费古琴培训班等群众文化艺术团体。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书法绘画比赛、健身操比赛、趣味运动会、古琴名师培训班、欢乐合唱团表演等精品文体活动,逐步引导辖区文化组织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初步展现出了品牌特色。社区还充分发挥居民教育、就业指导、专业知识讲座和文体志愿者协会四支文化宣教队伍作用,定期举办知识讲座、艺术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开展了书法、绘画、古琴、葫芦丝、法律宣传、心理咨询、电脑、居家安全指南、科技致富、医疗健康和应急避险等课程辅导,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而每到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社区又积极发动群众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如迎春赠联、元旦灯谜、“三八”健身操、“五一”趣味运动会、“七一”文艺汇演、国庆图片展、九九登高等,文艺活动多彩多姿,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寓教于乐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3
唱响百姓好声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区用先进的文化作平台,广泛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切实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了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良好的道德载体,发动社区单位、居民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最美家庭”、“绿秀庭院(小区)”、“文明楼栋”、“和谐家庭”“孝敬之家”“教育之家”等活动。涌现了一大批社区先进典型,如“最美家庭”陈秀姬、“和谐家庭”叶淑卿、“孝敬之家”陈敏、“教育之家”高峻、“平安家庭”黄良弼等。通过这些身边看得见的典型,社区的凝聚力增强了,居民的心拉近了,“家”的氛围越来越浓了。同时社区与市检察院联合共同开展每月一期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活动通过开展“唱一首歌曲”、“看一部事迹短片”、“诵读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做一番点评”、“送一份祝福”六项内容,营造全社区崇尚、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浓厚氛围。社区还专门组织人员用建瓯方言编写了《劝酒歌》、《禁赌谣》、《职业道德谣》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曲目,由社区演出队用快板等文艺形式编排成节目,向居民群众广泛演出宣传,得到了大家的喜爱。部分节目还在南平市举办的农村文艺调研晚会上,获得大奖。随着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福宁社区如火如荼的开展,社区文化品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更加和谐温馨。
(作者:全永光)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