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广播》第期
页面底部[写评论]
交流观点提供线索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建瓯人,每当外地的朋友问起小编,建瓯有啥特色有啥好玩的?小编的脑袋里只会蹦出“光饼”、“竹子”、“板鸭”、“酒城”等字眼,却倒不出个详尽……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整理整理,看看家乡建瓯,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
建瓯(jian’ou),简称芝,别名:建州、建安、欧宁、芝城、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笋竹城、中国根雕之都……建宁府府衙驻地、建州州衙驻地。介武夷山脉与鹫峰山脉间,是福建省北部农业大市,省级生态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大家总说建瓯小,其实建瓯也不小,其在闽北拥有各种“最名”!,不知道了吧,那就接着往下看。
面积最大建瓯疆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0镇、4乡、4街道,村、27居民委员会,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
这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呢,中国香港的面积是k㎡,新加坡.1k㎡,也就是按面积来说1个建瓯=4个香港,1个建瓯=6个新加坡,这样一看,其实建瓯还是蛮大的哟。
建瓯夜景▼
香港夜景▼
新加坡夜景▼
咋一看,小建瓯也并不逊色呢!
人口最多建瓯总人口54.5万,其中农业人口46万;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是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建瓯平均人口密度人/Km2,略低于全国人/Km2,可再次放眼世界多个国家地区,这样的人口密度竟然可以排到13名,远远高于全世界47人/Km2的水平线。
俄罗斯人口密度:8.6人/km2
加拿大人口密度:3.50人/km2
澳大利亚人口密度:2.91人/km2
美国人口密度:34人/km2
历史最悠久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多年,是一座多年建县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为建瓯县,撤县建市。
建瓯历为郡、州、府、都、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理学家朱熹、“三杨辅政”的政治家之一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
建瓯历史名人▼
了解了这三个“最名”,你是否对建瓯更懂了几分呢?接下来我们就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下她吧! 家庭成员110镇+4乡+4街道
建瓯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个村、27个居民委员会
10镇按照面积进行排名:
1、东游镇.53km2
2、南雅镇.00km2
3、迪口镇.13km2
4、徐墩镇.87km2
5、小桥镇.87km2
6、玉山镇.13km2
7、东峰镇.90km2
8、房道镇.73km2
9、小松镇.33km2
10、吉阳镇.73km2
4乡按照面积排名:
1、水源乡.20km2
2、川石乡.07km23、龙村乡.93km2
4、顺阳乡.83km2
4街道按照面积排名:
1、通济街道41.39km2
2、芝山街道30.85km2
3、建安街道30.49km2
4、瓯宁街道27.15km2
地貌气候2 地貌建瓯市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四周为海拔米以上的中、低山环绕,中西部是以建溪、松溪为主轴的河谷平原、丘陵与串珠状的山间盆谷,形成以水侵蚀为主的地貌。
全市平均海拔.55米,以东部辰山最高(海拔.2米),以南部南雅镇房村为最低(海拔68米)。山地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7.34%,丘陵占29.86%,河谷平原与盆谷占12.8%。
气候建瓯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干燥,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春季:2月中旬至5月上旬,气温10一22℃,气候多变,时寒时暖,乍晴乍雨,多低温阴雨,少日照,清明前后,常出现倒春寒、冰雹天气。
●夏季:5月中旬至10月初,气温22℃以上,初夏潮湿,多梅雨、暴雨,中、后期酷热,多台风、雷阵雨,易旱。
●秋季:10月初至11月底,气温10一22℃,天气凉爽少雨,常有秋寒天气。
●冬季:12月初至次年2月中旬,气温7—9℃,天气寒冷干燥,多雾,多西北风,常出现霜冻、冰、雪天气。
生态资源3 矿产截止7年底,建瓯市发现的矿种计有33种,其中金属矿产13种,非金属矿产17种,能源矿产2,水气矿产1种。
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6种,具小型以上规模的矿产地18处,另有矿(化)点处。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4种,主要矿种有铜、铅锌、金、煤、透辉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
植物建瓯市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全市植被有6个型组,即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9个型,即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常绿阔叶灌;16个群系组,73个群系和个群丛。
动物建瓯市野生动物有28目87科种,属国家保护的有17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黑鹿、金猫、黄腹角雉;属二级保护的有毛冠鹿、髭羚、大灵猫、麝、小灵猫、穿山甲、水獭、猕猴、白鹇、鸳鸯、褐林鹗、蟒蛇、黑熊。
动物的分布随种类、地点不同而异,繁殖力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原始森林少、人们活动频繁的地带;繁殖力差的珍稀动物多分布于人烟稀少的深山原始阔叶混交林中。
旅游景点4 归宗岩归宗岩在建瓯市西北约7公里的徐墩镇溪口村,年10月列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石门、补天遗石、石楼、香炉峰、蝙蝠洞、一线天、齐云峰、石心泉和石壁扬珠等。
万木林万木林始建于元朝末年,在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漈村与上庠村交界处,距城关约35公里,是解放后我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蟹龙岗蟹龙岗地处福建第二大山脉鹫峰山脉南端,位于建瓯市迪口镇、玉山镇、古田县凤都镇三镇交界处。海拔在-米之间。峰峦叠嶂,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海拔高低悬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蟹龙岗著名景点:打网际瀑布,矮将岗等。
东岳庙建瓯东岳庙,又称东岳行宫,座落城东郊三里白鹤山麓,占地四十余亩。始建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年),迄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是目前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筑之一。
黄华山黄华山在县城内东北偶,海拨米。明代永乐年间,建有黄华楼、冠山台、凭虚阁、待月轩、咸宜亭、黄华书院等亭台楼阁,风景幽雅秀丽。清康熙年间,又建真武庙于山顶。光绪十六年()增建邑爽亭、奎星楼。历代名人墨客多有吟咏赞美的诗篇。山下还有韩蕲王屯兵处、李纲祠等景点,素有“建州十景,首推黄华”之称。
水南塔水南塔,在福建省建瓯市水南铁狮山文笔峰,面对建溪东西两溪合流处,与县城隔水相望,距城关约3公里。
饮食风俗5 豆浆粉每次在外地和朋友说起建瓯豆浆粉,大家总是表示非常不能理解,豆浆倒在粉丝里面怎么能吃,而且豆浆还是咸的,更是感觉不能吃。可是建瓯人的一天,往往是从一碗豆浆粉开始的。
他们把豆浆作为青米粉条的好汤料,用酱油、红酒、味精、姜末、葱花、辣椒作调料加上一碗烫熟的米粉,这味传统美食即名豆浆粉粉。系列品种还有磨粉、豆浆面、豆浆扁食。
光饼光饼,相传原是明代抗倭光饼名将戚继光部队的干粮。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因名光饼。经历多年的演变,传统品种有光饼、乌糖饼、光肉饼、芝麻肉饼、姜葱饼、虾肉饼、起酥霉肉饼、老爹饼、经魁饼等近10种。市场上常见的有光饼、光肉饼、芝麻肉饼等3种。主要原料是面粉,加入适量楠草(碱水)和盐水,待面发透后,用手工揉细、制成饼截,再用木捶研成饼坯,直径约6~8公分,中心打一个川(洞),俗称“只钱打只川”,意指一块光饼只卖一只铜钱。然后将饼坯贴在炉壁上,用炭火培熟。
板鸭建瓯板鸭被农业部官方认定为“中国四大板鸭”之一。
产于福建建瓯市,此鸭历史之悠久远超其他板鸭,有志载:后晋五代十国闽王延政称帝时即为贡品,宋孝宗赵昚时,建瓯盛记饭店的板鸭出名,并因宋孝宗赵昚曾被封建王,领地就在建安(今建瓯),他对建瓯板鸭情有独钟而将其带入宋庭,列为“汉席珍品”。至清朝建瓯板鸭更是早已久负盛名,深受南北消费者的青睐,为福建传统名优土特产品,素有“八闽佳肴”之美称。此菜在福建属颇有名气的风味食品,它形如龟体,色泽白嫩光润,肉质肥厚,味道香美。
纳底纳底是福建建瓯的一种小吃,其做法是:每碗(大碗头)用瘦肉半斤,地瓜粉半斤,把肉切成小块(如黄豆一般大小),放入地瓜粉里搅拌均匀(每颗直径约1.5公分)。水烧开把肉拉搓碎放下,煮熟捞起放下冷水里浸泡。起油锅放下葱头熬出香味,加些白菜丝、冬笋、酱油、盐下锅炒一会,肉粒搓碎放下,再加适量水煮开,地瓜粉加适量水调匀拌下,煮成糊状,起锅前用个鸡蛋调匀渗入,另加些胡椒粉、黄酒、味精、麻油等调料即可,其味香甜鲜嫩。其口感鲜爽口,实为佳品。
大肠粿用干浆粿与(猪)大肠同蒸故名大肠粿。制作工艺:磨米浆,沥干,取干浆搓压成小圆粿片,入饭甑与大肠一道加调味、桂叶同蒸熟。食用时挟出粿片装碗,取大肠剪成筒状,加调味食用。风味特色:粿片软而韧,味香鲜,油而不腻,大肠鲜脆而无腥臭。
东游芋饺名称由来:又名夹鞑子,以形如小夹鞑而得名。据说是蒙元时代,水北(今称水源)一带人民抗元斗争,兵败转入山中。义军缺粮,挖蕨根洗粉,配芋泥,捏成夹鞑煮食。另一说是当时民间称蒙元为鞑子,百姓受其统治压榨,皆欲吞食之而后快,故吃夹鞑子意指吃掉鞑子也。
更多建瓯小吃还有鸡茸、粉丸、鲜笋、粿包、挖底、“吉阳四宝“、薄饼等等,都是价廉美味,欢迎来建瓯本地品尝。
文化教育6 建瓯话建瓯方言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次方言。经20世纪60年代初全省方言普查确认,它是闽北方言的代表点,主要通行于明清时期建宁府属的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阳等县市,以及浦城、南平、顺昌等县市中接近建瓯的乡镇,使用人口在万上下。
建瓯话作为汉语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其实词的语法表现方面,不论是词形、词义、或是词的语法特点等等,跟普通话都有很多的一致性。然而,既是方言,就必然体现出它跟普通话的差异性。建瓯方言熟语歌谣建瓯话是闽语的一个分支,因此,它的实词特点,跟闽语其他姐妹语言--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中(以永安话为代表)等,存在着比普通话更多的一致性。但是,既作为一个闽语分支独立存在,它在实词特点方面,跟闽语其他姐妹方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闽北语自身的特点。
建瓯歌曲音乐基本上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娱乐方式,大家可能喜欢听华语歌曲、粤语歌曲、闽南语歌曲、英文歌甚至其他外语歌。可能你不知道,还有一类歌曲叫做“建瓯话歌曲”,代表作品有《建瓯风情》、《建瓯光饼哥》等等,而近日建瓯闽北方言原创歌手温立旺发行的又一首建瓯话歌曲原创专辑《我是建瓯人》更是红遍整个闽北。
建瓯教育建瓯兴学立制,始于唐观察使常衮。建瓯是唐的建州和宋、明、清的建宁府治所。宋治平三年(),建安、瓯宁两市并附州(府)治。从宋绍兴三十二年()至民国元年(),建瓯城内有府、市3所孔庙,附设儒学3所,即建宁府学(医院址)、建安市学(今公安局址)、瓯宁市学(今总工会址)。自宋至清,学址多有变迁、修建。建、瓯两市学每年各取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附学生员20名。
回到21世纪,现有建瓯市第一中学,建瓯市第二中学,建瓯市第三中学,建瓯市第七中学等重点高中。建瓯一中被确定为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学校,并成功开办中澳合作实验班。小桥中学、房道中学等一批学校综合楼、宿舍楼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建成一中附小综合楼、竹海学校教学楼,开工建设高铁新区小学、东峰幼儿园,川石中心幼儿园、吉阳中心园、实验幼儿园中睿分园全面竣工。
看完了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跟小编一样,对家乡建瓯更加了解了呢?欢迎大家点赞并分享,让更多人感受这片神奇土地的风采!
(以上数据和资料来源:建瓯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闽北生活网、网络)
往期热点回顾1建瓯通济、建安、建州小学生学方言展播四!
2建瓯掌故:祭窑不(麦)着火!(音频)
3夏天,建瓯人山上、水里、地上...的一天!
监制:林海
值班主任:林海
责编:巫雨蓉
校对:官剑英
投稿邮箱:zfddb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白癜风食谱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