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广播》第期
页面底部[写评论]
交流观点提供线索
每一座古老的民居都写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装满一屋动人的故事。徜徉在其中的大院和小巷,仿佛回到了历史的长河,让你我回味无穷、久久不肯离去……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同去感受建瓯山区耕读之家古民居的典型代表——甪里新闾?大汴地古民居。
地理位置与建造时间甪里新闾古民居位于建瓯市龙村乡大汴地自然村,风景奇秀的擎天岩脚下。
据周氏家谱记载:周敦颐的第三个儿子从河南汝南郡迁移至大汴地村。周氏后人在大汴地生息多年后,于清朝嘉庆十二年(公元年)建造甪里新閭建筑。
村头,我们碰到了劳作归家的周德荣。老人现年84岁,耳聪目明。他颇自豪地说,家族历来崇文,他早年入私塾读书,那时一年的学费是15公斤大米。说起先辈迁徙到闽北山乡的故事,谈及“甪里新閭”,老人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先人不远千里迁移到这深山发展,筑屋时仍怀念家乡,故用‘甪里’古地名,与新建的宅院群落‘新閭’互为照应”。
耕读之家古居代表
据介绍,“甪里新闾”是建瓯山区耕读之家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其总体布局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呈一字排开。每栋房屋大小不一,有前有后,呈错落状的非对称美,体现了“理学为体,耕读为用”的隐士风范。
每栋房屋之间都是高高的风火墙相隔,土墙高出屋面,以青砖封顶,墙帽盖以青瓦。
土墙台基是花岗岩毛石及方砖勒脚组成。
居室内农耕起居布局特别显目
独特精美的雕梁画栋
“甪里新闾”由一个大门进去,一条里弄,并排六栋房屋,坐北朝南,每栋房屋之间均有三道边门互通,可分可合,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
各屋门窗装饰花纹雕刻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古朴典雅、清新脱俗,所雕人物栩栩如生。
整个大厅是红门漆壁,雕梁画栋,饰以麒麟、山水花鸟等,房屋显得古朴典雅。
古民居的传说在村民周德廉的引导下,我们沿着建筑群外墙的一条小路拾级而上,来到一口嘉庆年间开凿的水井边。古井壁刻的字已模糊不清了,但井里水丰且清澈,从不枯竭,村民至今还从井里打水饮用。
据传,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年代,匪寇围打大汴地,全村男女老幼依古民居的地势之险,奋勇抵抗,匪寇屡攻不破,遂用火攻,全村90多户房屋被烧毁,村民奋力扑火仅抢救下5栋古民居和1栋祠堂,这口古井就是当年取水灭火之处,许多房子仍留下被火焚烧的痕迹。
这些建瓯先民日常生活的居所,当砖石土木砌构的建筑完善了它遮风挡雨、保暖安居的基本功能后,最终成了人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它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包含着人们生活的理念,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种对故里的眷恋,是一种对家的感觉……
往期热点回顾1建瓯启动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2建瓯乡村校园大变迁,你最喜欢哪一所?(图文)
3建瓯二小、一中附小、芝山小学学生学方言展播三!
总编:林海
值班主任:施洁
责编:官剑英
校对:施洁
投稿邮箱:zfddb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