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56处南平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今天,小编详细介绍建瓯7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供各级各部门参观学习。
闽北临委纪念馆
闽北临委纪念馆原址为“三·一八”烈士刘葆彝故居。现辟为旧址纪念馆的建筑为烈士故居花园中的书厅,是烈士生前设计建造的中西式建筑,年烈士亲属自愿无偿捐赠给政府。年重修开放,增加了闽北临时委员会相关文物及建瓯革命史展板。
内设两个展厅:第一展厅: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的建立,介绍了中共福建省委的前身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及历史功绩。
第二展厅:建瓯革命史,分“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两个展厅用大量的图片、照片、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建瓯光辉的革命历史。该旧址于年3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北临委是闽北地区第一个党的领导机构,是组建福建省委的基础,是福建党组织,福建革命斗争进入大发展阶段的标志,重要的是,中共闽北临委的成立,标志着党中央对福建人民、对福建革命斗争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黄华山公园
黄华山公园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城中之山,山上林木葱郁、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秀丽为一城之最。
中共建瓯支部纪念亭(左)、中共闽东北特委纪念亭(右)年11月,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在党代表萧劲光、师长戴岳的率领下,一路攻占了光泽、邵武、建阳,并于12月初占领建瓯,在中共建瓯支部的全力配合下,全歼北洋军阀周荫人部一个团,何麓昆部多人宣布投诚。此后,北伐军相继占领政和、浦城、南平等县,北洋军阀对闽北的统治宣告结束。萧劲光、戴岳等捐银洋二千圆,倡议修建黄华山公园。年县政府重建黄华山公园。年萧劲光大将为公园落成题名。
目前公园内除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心部分的革命烈士陵园之外,还有建瓯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建瓯支部纪念亭、中共闽东北特委纪念亭、福建公学纪念亭、长江支队纪念亭等。公园自然景观还有黄华阁、挹爽亭、六角亭、咸宜亭、待月亭、二华叠翠亭、夕照亭等,山域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建瓯市档案馆
建瓯市档案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地处建瓯市水西交通主干线。“弘扬历史、传承文明”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能,利用珍贵的馆藏档案资料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是新时期档案馆建设必备的五大功能之一。自年起,建瓯市档案馆按照上级档案部门的工作部署,自筹资金多万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建设。
档案馆分为两个展厅:第一个为“建瓯典藏”厅:展厅位于档案馆6楼,展厅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投资40多万元。内部设施以展板、玻璃展柜、大理石浮雕背景墙为主。展板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分别是悠久的历史、红色的土地、丰富的物产、杰出的人物、文化的瑰宝和现代建瓯飞跃的发展。展厅四边各设一个玻璃展柜,展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买卖契约、《雷氏宗谱》、建瓯籍著名词作家魏德泮的奖杯奖状及证书、全国劳模葛兰妹的证书照片及奖章等馆藏珍贵档案。
第二个为“档案知识”厅:档案专题展厅是闽北首个档案知识宣传专题展厅,位于档案馆一楼,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近60万元,总面积约平方米。该展厅建设达到了通透、宽敞、明亮和节电节能、管理方便、安全可控等建设目标,满足了日常对外开放的使用要求。
长江支队“建瓯会师”纪念馆
长江支队“建瓯会师”纪念馆位于南雅镇新建村国道边,是闽北首家长江支队纪念馆。年,党中央、毛主席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新中国”的号召,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共四千多人在党中央高瞻远瞩的决策部署下,告别家乡,南下千里,跟随福建省委进军福建,接管福建已解放地区和尚待解放地区,于年8月在建瓯胜利会师,并以建瓯会师为新征程的起点,一边做好征粮支前保障三野十兵团进军福州、解放福建后勤供给工作,一边接管政权、剿匪镇反,开始建设新福建。
该纪念馆以中国长江支队会师建瓯、建政立业为主线,围绕风华正茂出两山、会师建瓯立新政、一生辉煌留八闽、“南下”精神永流传四个部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生动再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中国长江支队豁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革命风采和建瓯人民为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壮丽画卷,展现了建瓯辉煌的红色革命史。该纪念馆的建成及开放,将进一步丰富建瓯红色文化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扩大建瓯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我市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闽浙赣省委驻地纪念馆
迪口镇西坑村位于延平、古田、建瓯三县(市、区)结合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西坑村是闽北红军挺进敌后,开辟新区进行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之一,是闽东北游击活动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浙赣省委和福建省委机关活动地区之一,是省委机关给养的主要来源地,更是省委机关的安全屏障。
闽浙赣省委纪念馆建于年9月,为三层砖混结构楼房,建筑面积平方米,馆名为原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黄扆禹题写。纪念馆现有三个展示厅,分别展出毛主席雕像、渡铜石雕的开国元勋十大元帅十大上将及部分闽籍将领头像、以及迪口革命战争时期各类图片资料等,集中展示了在西坑革命老区这块红土地上,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红军挺进敌后开辟新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历程。
8年,建瓯市政府在纪念馆边上修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队纵队纪念亭,占地16平方米,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老促会原会长许集美题写亭名。纪念馆自建成开放以来,年接待观光人数达多人次,已成为建瓯市展示红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建瓯市小松镇“双带双创”展示馆
年,小松穆墩村被南平市委组织部率先作为“双带双创”活动的试点村,全面开展“双带双创”活动。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于年到穆墩村视察“双带双创”的工作,并在本村会议室召开了“双带双创”工作座谈会。
“双带双创”展示馆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穆墩调研召开座谈会时的会议照片进行还原,并将习近平及省、地、市领导到穆墩村视察“双带双创”活动开展的实况与影像。此外,还展示了南平市“双带双创”活动试点的各村开展“双带双创”工作的实况、影像,各村在“双带双创”活动工作中所创新制定的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工作模式、党员经济联合体、“双带双创”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各项工作成果三十余项等珍贵资料,展布于此。
杨峻德烈士纪念馆
杨峻德烈士纪念馆位于吉阳镇商业街79号,是建瓯市红色革命的窗口,是缅怀先烈、弘扬先烈精神,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接受烈士思想道德熏陶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精神殿堂。杨峻德烈士纪念馆,既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瓯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及重大历史事件留下的遗存,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物收藏价值。
展馆面积约平方米,分为“出生贫寒、好学励志”“奔赴各地、开展革命”“牺牲奋斗”“建瓯籍烈士”等4个部分,展品10余件,是全国首家具备一定规模且全面介绍杨峻德烈士的红色纪念馆。
参观学习请联系:
建瓯市党史学教办实践活动组
联系人:余养林座机-手机
编辑:张彬倩责编:张旭东
编审:卢小标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