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咱们闽北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可谓种类繁多。因此,即便你是本地资深饕餮,也未必能尝遍大闽北的所有美食。
所以,今天微友汇对闽北美食做个详细盘点,自称吃货的你不妨算算你吃过的美食种类有没有达到30%。
延平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延平也不例外。这里人一年四季都爱鲜笋,所以很多特色菜都与笋有关,其中最值得推崇的就是被誉为“闽北一绝”,排在“闽北十大名菜”榜首的剑津冬笋燕。
剑津冬笋燕
到了延平没吃过笋燕等于白来一趟哦!在延平,不少店会做这道菜。吃着鲜香微辣、入口顺滑的笋燕,再来听听这道菜背后的故事吧。
相传清朝的八王爷前往江南视察,在曾国藩府上吃到了一道令人赞不绝口的佳肴。那是曾府的家厨有位延平远房亲戚来访,还带来了笋、香菇、粉丝等闽北特产。厨子用他这些材料加上肉丝,炒了一盘菜肴给八王爷品尝。
八王爷胃口大开,想向慈禧推荐江南这道特色小吃,便问曾国藩菜名。曾国藩叫人传厨子来,厨子恰好不在,便传唤厨子的孙女孙燕,想让孙燕去找厨子。结果八王爷以为孙燕就是这道菜名,连连点头:“笋(孙)燕好、笋(孙)燕好。”这道名菜就此问世,成为闽北一绝而流传至今。
想要在一家店里就能吃到多道延平美食吗?那小编给您推荐两家被评为“闽北十大餐饮名店”的酒家吧。
一家是南平市大三元酒楼,这家店的芋香蚕茧是“闽北十大名菜”之一,大三元锅贴位列“闽北十大名小吃”,功夫地龙被评为“闽北名菜”,大三元炒肉糕是“闽北名小吃”。另一家是南平市朝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赛鱼翅也是“闽北十大名菜”之一,“闽北十大名小吃”中的碱粿数他们家做的好吃。
此外,延平区峡阳镇小吃在闽北闻名遐迩,桂花糕、筷子面、番蹄、猪血、蛋茸等特色小吃,吸引了省内外无数美食爱好者。好在延平城区就有不少峡阳人开的餐馆,您不必跑峡阳镇也能吃得到。
建阳建阳地处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还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住和讲学之地。
建阳位列闽北美食知名榜的是获评“闽北十大名菜”的玉兰穿凤片和“闽北名菜”的鹅湖盛会。
来建阳觅美食,首先推荐去麻沙镇。那里是文化古镇和商贾之地,饮食文化发达。早在清光绪年间,麻沙蔡家肉饼就已经驰名省内外了,后人简称为“麻沙饼”。来麻沙做生意的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客人,一遇外客回家,必定带上“蔡家肉饼”作为礼品送人,因此在外客中流传着:“旅客到麻沙,带饼回老家,人人尝一口,都把拇指夸”。
蔡家肉饼呈长圆形,又名“猪腰饼”,重约一两多,配料采用上等白糖、芝麻和新鲜板油,纯系精料精制,讲究色、香、味,据说存放一年之久也不会变质,吃的时候只要用文火一烤,就能恢复香甜酥脆可口的原味。
另一款历史悠久的美食就是水吉扁肉啦。相传最早源于建阳水吉镇。抗战前,不少水吉人就在上海、福州等地经营扁肉店了。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个体户加入这支经营队伍。如今,建阳城区与乡镇已随处可见水吉扁肉店。
水吉扁肉
水吉扁肉的形状、制作过程与北方馄饨、闽南扁食相类似,但是口感、鲜味等却大不相同,皆因独特的制作过程。
水吉扁肉在肉馅选料上特别讲究,猪肉得是当天凌晨宰杀的活猪,选的必须是猪后脚膀子的精肉。为了保持猪肉的纤维组织与肉中的水分,肉馅加工过程中沾不得一点铁器,放在木墩上用一种圆柱形的木棒捣烂。肉馅不用刀剁,而是用木棒反复敲击,直至肉被锤打成肉泥,烂如绵,粘如糊,它也让水吉扁肉吃起来更有嚼劲。
包馅前,通常要往肉浆里加适量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拌成糊状,这也是水吉扁肉拥有独特口感的重要原因。
水吉扁肉诱人,汤底也很重要。猪骨头在温火中熬出清汤后,再将扁肉放入清水锅中煮开。奶白色的肉汤香气四溢,浮在上面的扁肉圆滚鼓胀,比沙县扁肉的块头可要“壮实”得多。透过晶亮剔透的皮,我们还能清晰看到微红的肉馅。一口咬下去,滑脆爽口,余味无穷。
如果你是走亲访友,还能吃到建阳地区传统名小吃五香卷和臭豆腐乳。臭豆腐乳,也称建阳臭味香。宋代以来,就是建阳的八大土特产之一。
武夷山武夷山能成为旅游胜地,除了秀美的风光,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诸多美食。在南平各县(市、区)的特色美食中,武夷山的地位举足轻重。
武夷山聚珍大酒店的武夷熏鹅跻身“闽北十大名菜”行列。提及武夷熏鹅,它还有一道光环,即“福建省十大名菜”。
岚谷熏鹅是武夷山酒席必上的一道汉族传统名肴,讲究色、香、味,营养价值要高于鸡、鸭、猪、牛等牲畜,且脂肪含量低。年5月,“岚谷熏鹅”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岚谷熏鹅
正宗的岚谷熏鹅要经过长时间熏制,鹅肉融入了茶香、桂叶香及糯米香味,因而香味持久。烘烤熏制后的鹅肉色泽金黄透亮,辣味持久不退,久后回甘。提醒游客注意的是,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者尽量少食岚谷熏鹅。
武夷山餐饮店众多,有选择困难症的您,不妨参考一下年南平市“闽北十大名菜”系列评选活动结果名单。获评“闽北十大餐饮名店”的是武夷山市聚珍大酒店,入选“闽北餐饮名店”的有武夷山市碧湖园饮食有限公司、武夷山市青瓦食府、武夷山市世纪福大酒店。
被评上“闽北名菜”的佳肴就更多啦!武夷山市聚珍大酒店的文公菜,武夷山市碧湖园饮食有限公司的外婆红烧肉,武夷山市武夷山庄的红袍脆香竹林鸡,武夷山市老字号农家宴饭店的盘龙紫茄,、武夷山市青瓦食府的稻花鱼、青瓦胖蹄等。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稻花鱼吧。稻花鱼其实就是鲤鱼,但不是养在池塘而是养在稻田里。在武夷山市吴屯乡,有许多被当地农民称作"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梯田,因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不要说农业机械化,连用畜力耕作都很困难。这些原先谁都不爱整的碎田块,如今成了养稻花鱼的抢手田。吃过稻花的鱼,营养含量很高,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鱼的3—5倍。稻花鱼肉质细嫩,味道香美。
武夷山列席“闽北名小吃”的也不少,有武夷山市碧湖园饮食有限公司的麻糍,武夷山市老字号农家宴饭店的特色农家宴,武夷山市武夷山庄的武夷山庄煎包,武夷山市世纪福大酒店的农家手工煎饼、香煎紫薯饼,武夷山市青瓦食府的清明果。
武夷山的食文化丰厚,比如八卦宴。八卦宴最大的特色是名种菜肴是按照朱熹所推崇的八卦图来进行排列,整个宴席犹如一幅八卦图,可谓匠心独具。
讲究养生的游客,建议尝一尝彭祖药膳。彭祖药膳是以菜肴为载体,辅以药疗的宴席。菜肴都采用武夷山各种野生动植物,合理佐以名贵中药材,精工细作而成,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能养身健体。
当地的学生在赶考前夕,家人必备文公菜,愿考生才思敏捷,一举上榜。文公菜也叫“十锦”,是正宗崇安菜的代表。相传朱熹在治学之余颇好美食,他制作的“十锦”文人墨客雅集小酌,交口称赞,很快在乡村流传。因为朱熹谥号为“文公”,所以又叫“文公菜”。
建瓯在闽北吃货的心目中,建瓯美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福建第一个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千年古邑,建瓯素有“八闽首府”之称。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当地独特、灿烂的美食文化,更是俘获了广大闽北吃货们的“芳心”。
下面武夷新区微友汇小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年南平市“闽北十大名菜”系列评选活动中的佼佼者。
“闽北十大餐饮名店”中,建瓯市家兴大酒店是当地唯一上榜的酒店。店里的滋味猪蹄位列“闽北十大名菜”,建瓯豆浆粉入选“闽北十大名小吃”,鸡肉手撕笋、荷塘小炒获评“闽北名菜”,建瓯大肠果、建瓯芋饺、建瓯光饼夹肉、建瓯豆腐丸都是“闽北名小吃”。
说到光饼,不能不提旺弟光饼。很多人途经建瓯市房村旺弟饼店,都要买上一些给亲友们带去。被列入“闽北名小吃”的光饼,相传为明代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部队用炭火烤制的干粮。当年,戚继光部队路经建瓯,遂传入当地。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故称之为光饼。
建瓯光饼通常用高炉烤制,传统焙饼的炉立于木架之上,砖块砌底,再用开一炉门大小口子的大陶缸倒置其上加工而成。焙饼时把饼坯贴在炉内壁左、右面及顶上,炭火猛烤至饼将熟时,饼师又用泼水将炉火火势压弱,瞬间水蒸气充斥炉间,一次烤饼可达百个之多。店家还备有用桐油过面的特制纸扇煽炉,一边观察饼被烤的程度,一边调整火候。烤出的光饼面色金黄,周边银白,香味独特,口感甚佳。
同为“闽北名小吃”的还有建瓯市程素生水饺厂的程记珍珠锅贴,建瓯市春天小吃城里卖的建瓯扁肉和建瓯粉丸。
建瓯被列为“闽北十大名小吃”的还有建瓯市巧珍卤制品店的建瓯板鸭。建瓯板鸭是当地传统特色产品。由于其形、色、香、味俱全,制工精细、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在清朝已久负盛名,与江苏南京板鸭、四川建昌板鸭、江西南安板鸭一起被称“中国四大板鸭”。
建瓯板鸭
建瓯的美食当然不止这些,吃货们推出了多个美食榜单,现在再介绍几道公认的佳肴。
鸡绒、板鸭、纳底、挖底,被吃货们称为建瓯四大名菜。
鸡绒,其实没有鸡肉,而是将猪肉中的精瘦肉剁细如“绒”,因而称“鸡绒”。色泽白润口感柔滑,滑中又有韧性耐嚼。
挖底,被誉为建瓯第一名菜。冬笋、五花肉、粉丝、金针菜翻炒,薄粉勾芡起锅,再撒上紫菜、染红的蛋丝和葱花,香鲜甜嫩,片刻间吃个盘净如洗,故称“挖底”。
纳底,是建瓯民间俗菜,形似珍珠。底汤用的是鸡汤,肉是农家猪肉,肉滑经过腌制和过水,嫩而香滑适到好处。
很多人到建瓯吉阳镇,是奔“吉阳四宝”去的。吉阳镇地处海拔.7米的建瓯四大天柱之一的郭岩山下,当地特有的气候、水文、土壤等微域小环境,久而久之,物择其境,世代演替,成就了当地闻名遐迩的泽泻、莲子、水空心菜、仙人草等四大特产,素称“吉阳四宝”。
此外,甜蜜香沙的榛仔煨排骨、香醇鲜脆的春盘、甜鲜适口的大肠炒光饼等诸多建瓯美食,同样令人垂涎三尺。
浦城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饮食文化也呈现多元化。无论是从食材的选用到配料的讲究,从口味的适合到火候的掌握,还是从待客的礼仪到民风民俗的诠释,都是自成体系、韵味无穷。
豆腐丸、桂花茶、酸枣糕并称浦城三大名吃,尤其是入口嫩滑、香味四溢,且集高蛋白、低热量等优点于一身的豆腐丸,来浦城的客人,没有不被推荐尝一尝的。
豆腐丸
豆腐丸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选材颇有讲究。豆腐丸里裹的肉粒需腌制过,咬起来有弹性,用猪蹄、猪骨、墨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作底料。起锅后,先咬一口是豆腐的绵柔,再咬便能溢出肉香。
浦城盛产桂花,春节期间去那里,好客的主人会捧出清香四溢的自制桂花茶招待贵客,以示美好的祝福。洁白的茶中放入一匙蜜饯丹桂,冲入开水,用带有花瓣状的小银匙轻轻一搅,啜一口,清香与甜蜜充盈心田。
提到浦城酸枣糕,吃过的朋友会直咽口水。果味浓郁、酸甜可口、嫩糯细腻、风味独特,让以天然野酸枣为原料精制而成的酸枣糕,深受大家青睐。
介绍完小吃,再来看还有什么佳肴不能错过。
肉燕是浦城宴请宾客不能缺少的第一道菜,俗称为“头碗燕丸”。质量最佳的燕皮,每斤约有~张,每张如豆腐块大小,色白皮薄,完整不碎,不带粉面。肉燕的馅以精肉为主料。先将精肉切碎,再将配料荸荠、香菇、油渣、葱等切细搅拌成馅,用燕丝包馅成球状,放入滚汤内煮,浮出水面上捞出,放入事先加入鲜猪油、酱油、味精的清汤内,即可食用了。细致不腻,柔而脆嫩,味鲜适口,宛如燕窝的肉燕让人吃了还想吃。
浦城菜总体来说还是偏辣,口味偏重。浦城的辣并不张扬,却是出其不意,一个不留神辣得你用嘴使劲吸气,却还是禁不住欢喜再度伸出筷子。这就不能不提泥鳅熬豆腐(或芋子)了。
天然生长的泥鳅、九牧镇产的“九牧豆腐”与冷水一起,装进泥制的沙锅里,放在土制“风炉子”上,用木柴烧出来的木炭慢慢焖。加热之后,有的泥鳅会钻进柔软的豆腐中,有的则留在了豆腐上。这道菜味辣汤靓,还加了薄荷和桂叶,香味独绝,可是其他地方尝不到的美食哦。
邵武由于闽北地区气候湿润,气温较低,冬季还能见到雪,因而地处福建北部的邵武,在饮食上口味较重,偏咸辣。
邵武的众多美食,与一个叫和平的古镇渊源颇深。那个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经千年文化浸染,就连端出的美食都独具韵味。“闽北十大名小吃”,邵武市和平镇政府的和平游浆豆腐和邵武锦都大酒楼的和平包糍就占了两席。其中,和平游浆豆腐还是福建十大名小吃之一。
豆腐、碎铜茶和摆果台被称为邵武和平的三绝,第一绝就是和平豆腐。和平人历来有稻田养鱼、田埂种豆的习惯,盛产优质黄豆,因而和平豆腐也有了悠久的制作史。
在和平镇,有几户专门做豆腐为生的人家,他们做豆腐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只是在头一天的豆浆中留下一点,次日煮豆浆时一边搅动大锅里的豆浆,一边慢慢注入昨日留下的陈浆,以陈浆作为酵母制成豆腐,这种豆腐就叫“游浆豆腐”。这种豆腐细嫩爽口,是游客到和平古镇必先品尝的特色佳肴。
游浆豆腐
春社,邵武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社糍”,又名“包糍”,状似水饺,包馅所用之皮不是用面粉做成的,而是用大米和“水粬”做成的。包糍不仅味美,色如碧玉,而且还是一道药膳。因为米浆里添加的“水粬”,能健胃和中,祛风湿,润肺化痰止咳,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作用。得益于吃包糍这一风俗的保留,如今只要到了邵武,天天都能吃到包糍。
能跻身“闽北餐饮名店”行列,邵武市锦都大酒楼还有不少拿手好菜。除了包糍这道招牌菜,还有和平豆腐、水晶韭菜果等“闽北名小吃”,烧庄牛筋这道“闽北名菜”。同为“闽北名菜”的还有邵武市黄府佳酿酒庄的古镇八大碗。列为“闽北名小吃”的还有邵武市和平和济容糕点店的碳烤月饼等。
酒饱饭足之后来杯碎铜茶吧。邵武碎铜茶可是当地的第一名茶,其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成分含量较一般茶叶高出3倍,还具有祛风清热、解暑消气、凉血润肝、止渴生津之功效。
政和政和位于闽北丘陵地带,因而美食上带着浓郁的地域风味。这里虽没有海鲜做食材,却在禽肉类和面点上做足了功夫。“闽北十大名小吃”中就有两道来自政和,一道是张义建做的政和东平小胳,一道是政和县江军酒楼的山珍糕。张义建的另一道拿手菜——政和肉胰子则入选了“闽北名小吃”。
政和最负盛名的小吃,莫过于跻身福建百道名小吃行列的小胳。而要吃正宗的小胳,那还得去东平。
东平小胳
东平,位于武夷山脉金峰山脚下,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制作方法复杂的东平小胳号称政和美食一绝,也是东平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只听一声吆喝:“小胳来了!”而后切成小块的小胳摆成梅花状,装盘端上圆桌,欢庆的气氛顿时溢满席间。取一片细嚼,只觉得鲜嫩爽口,油而不腻,清香甘甜。
东平农家婚嫁寿宴还有一道压轴菜叫东平胰子。胰子,纯粹用瘦猪肉制作而成。方法虽不复杂,但工艺讲究。新鲜猪腿纯瘦肉去筋膜、剁碎,放在砧板上用人工木棰打成肉泥,然后在肉糜中加入小苏打、盐、味精、姜末等调料,捏成手指粗细的条状,放入沸水煮熟。东平胰子脆嫩纯正、色香味俱全,让人胃口大开。
在东平古镇游玩,不仅能吃到清香诱人的肉胰子,还可以品尝到香嫩爽口的东平扁肉。
东平扁肉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地方风味深受大家的青睐。煮熟后肉馅饱满,味道妙不可言。
当然,美味不拘于东平一地。政和县物产丰富,尤其广种马铃薯,当地群众用马铃薯制成的山珍糕闻名遐迩。
山珍糕外形黄亮,嫩香甜美,风味独特,甜嫩可口。游客可去政和县江军酒楼,那里的政和山珍糕,位列“闽北十大名小吃”。
这里的高山区产有苦槠果因鸳鸯喜食,亦称“鸳鸯果”。每年初冬,村民把采摘的苦槠果去壳,用水泡胀,磨成苦槠浆,经晾晒便成苦槠干,爆炒后味道格外鲜美。
可层层剥下的七层糕,细软柔韧却不粘牙,素淡清甜令人难忘;极富地方特色的米花糕,厚如块、薄如片、脆如酥,香气浓郁,清脆香甜;政和农家地道美食老鼠腊,香中有辣,辣中带甜,是小酌的美味佳肴……
想一次性吃到多道政和美食,推荐去获评“闽北餐饮名店”的政和县江军酒楼,这里除了山珍糕,还有“闽北十大名菜”之一的政和蹄骨旁扣糟菜、“闽北名菜”蒜香泥鳅饼。
松溪松溪县位于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是福建北部山区一个颇具特色的小县。古时沿河两岸多乔松,有“百里松荫碧长溪”之称,松溪因而得名。
松溪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积淀也反映在当地的传统美食上,比如松溪小角。年,松溪小角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新近出炉的“闽北十大名小吃”,松溪小角也是其中一个。
松溪小角
小角,原称“削桧”,意指将北宋大奸臣秦桧碎尸万段,削成肉酱包来吃。它与浙江的“葱包桧”出现的时间相差无几,都是当时民间纪念岳飞的一种方式。
据《松溪县志》记载,松溪小角已有多年历史。人们先用快刀把肥肉白剁成肉酱,再将面粉、白糖和肉酱拌匀成馅。而后把鸭蛋烙成薄如春饼的蛋皮,将拌好的肉馅装进蛋皮卷成的圆筒,一条一条放入用纱布垫底的蒸笼炊熟。上桌前,松溪人喜欢将其切成有棱有角的小块,所以干脆就叫它“小角”了。
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很讲究。白糖须彻底融化,否则口感不佳;馅料得粘稠度适中,否则包裹蛋皮时易化开不成形;烙的蛋皮厚薄要均匀,不能焦,通常比春卷皮要薄。刚蒸出的小角香气扑鼻,捏一小块放进口中,香甜爽滑,十分可口。
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或老百姓在家办宴席,才能吃到小角。如今它是主人款待远方来客的最佳特色菜。外来的游客尝上一两块,只觉唇齿留香妙不可言。
松溪的特色小吃还有松溪薄饼、松溪蒙丸、七层糕、油煎盏等。松溪薄饼,又叫松溪春卷。由面皮和馅料卷制而成,香酥绵脆,别具风味。将蕨粉、白砂糖、猪油搅拌后捏成龙眼大小的丸子,蒸熟后即是蒙丸,口感松软,清香甜腻。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松溪家家户户会做七层糕祭祖。这种糕点分七层,色彩美观,细嫩甜爽。油煎盏的模具像一个灯盏,带把铁盏先淋一层米浆作外皮,上置拌好的萝卜丝、木耳丝、香菇丝等,再浇一层米浆,浸入热油煎炸,香酥麻辣。
外地的游客如果不知上哪买松溪小角吃,推荐去获评“闽北十大餐饮名店”的松溪县庆喜大酒店,除了小角,这家店的蜜汁赛熊掌被评为“闽北十大名菜”之一,水晶馄饨当选“闽北名菜”。大家还可以去松溪县小红熏鸭店,尝尝被评为“闽北名小吃”的小红熏鸭味道如何。
“闽北十大餐饮名店”,松溪占了三家,除了庆喜大酒店,松溪县九龙大酒店、松溪县龙中龙大酒店亦在列。跻身“闽北餐饮名店”行列的松溪县友谊大酒楼、松溪县鱼头煲酒楼、松溪县明德芳华饭庄,游客朋友也可以去寻找自己心仪的佳肴。
顺昌顺昌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祖地,和孙悟空一样,顺昌的美食也是花样百出。
你可以先美美地来碗仁寿灌蛋吧,这份美食可是上了南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仁寿灌蛋
农历大年三十,仁寿乡和洋墩乡一带农家都有制作“灌蛋”的习俗,这也是招待贵客的必备菜肴之一。灌蛋寓意团圆美满。且因其外形似银元宝,又被称为“银包金”。
仁寿乡是灌蛋的发源地,做法也最正宗。只有用农家天然食材,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美食。蛋得选土鸭蛋,蛋黄不易散。肉馅一般是猪前腿肉,剁成肉泥,与少量切细的水发香菇、大蒜混合一起,再放入适量的酱油、味精、盐调成肉馅。
灌蛋可是一项技术活儿,必须胆大心细,手脚利索。取一枚饱满的蛋敲破盛于小杯中,取三根小竹条削尖,寻蛋黄中的白色蛋眼,用一根小竹刺破蛋眼,再用另外两根小竹条夹住肉馅,一点点往蛋眼处塞入。煮好的灌蛋外表晶莹如雪,白里透黄,养眼又美味。
你如果懒得跑到乡镇吃,那就去顺昌县南北街“第一灌蛋店”吧,据说店里的灌蛋高手一次最多能灌进二两肉,当然,这家店制作的仁寿灌蛋可是获评“闽北名小吃”的。
接着武夷新区微友汇小编该为大家推荐有“金包银”之称的灌豆腐了。顺昌最好吃的豆腐在郑坊乡,当地的豆腐采用酸浆水点卤,口感相当嫩滑。郑坊自古就有栽种油茶树传统,年关一到,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不少山茶油。因此,不吝用上好的山茶油来炸豆腐,炸出来的油豆腐外酥内嫩,口感清甜。郑坊人喜欢在油豆腐里酿入肉馅,再下锅煎熟勾芡浇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包银”了。
顺昌竹子品种丰富,冬笋、春笋、甜笋、苦笋、糟笋、雷笋……当地人把竹笋吃出了各种花样。漫山遍野都是竹子,自然不乏竹荪的生长空间。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本的一种隐花菌类,是“草八珍”之一。顺昌水土好,竹荪质量高,要数大历镇的新鲜竹荪为上佳。
此外,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元坑镇,除了精美的廊桥祠堂和古民居群,还有很多特色美食。比如用形似“燕窝”的元坑土粉炒蒜叶、肉丝的“蒜燕底”,粉条色、香、味、口感俱佳;“元坑小胖蹄”是在闽菜“蹄包”基础上改良的另一美食,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涩、嚼之即化。
光泽光泽县地处福建西北隅与江西交界处,这个千年古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子、花饼、仙草糕、脚掌糍、南瓜干等地方风味小吃独具特色,闻名遐迩。
文子,就是清明粿。清明节前后,田边、水沟边生长着一种叶子绿茸茸、开着小黄花的草。当地人将这种被称为“水菊”的草采回家,剪碎后,与本地产的粳米、少许糯米用水浸泡磨浆,放进锅里小火煮开,用铲翻动成面团状。手捏成团,碾成皮,以熏肉、腌菜、笋、菇、豆子、豆腐、辣椒等为馅,包成团蒸熟后食用。文子香辣可口,吃完后还有草叶的清香留在齿间。
光泽文子
草能制粿,花能制饼。春夏时节,光泽人会上山采摘被当地人称为“油罐子树”的植物结出的白花瓣,洗净后放进磨好的大米浆,再添加盐、糖、葱、韭等佐料,薄薄地摊在锅底,用文火烘烤,翻面烤成外表金黄、内里米白的花饼。花饼出锅香气袭人,嚼起来柔软甜逸,哪里会输云南的鲜花饼?
脚掌糍因形状如人的脚掌而得名,名字虽不好听,但吃起来油香满口,滑润不涩,香辣咸风味俱佳;由老南瓜切成薄圈,晒干而成的南瓜干入口甜润,很有嚼头;用农家特制的大石臼舂出的糯糍,沾着豆子、花生、芝麻粉,清甜可口,香气郁人。还有米粑、糍片、芋糍、重阳糕……吃着吃着,浓郁的山乡民风扑面而来。
尝完了小吃,还想领略光泽风味佳肴的游客,可以到被评为“闽北餐饮名店”的光泽县凤凰海鲜大酒楼,品一品被评为“闽北十大名菜”的双味桂鱼,以及获评“闽北名菜”的菊花香芋。
现在,请微友们参与我们的小调查,
你最钟意哪个县市区的特色美食?
最后
提醒各位微友记得收藏哟
以后到兄弟县市出差旅游
记得翻出看看有哪些美食
然后,当然是逐样品尝啦
武夷新区微友汇综合整理自:闽北日报(作者:朱玲);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近期热点,点击阅读南平将建5条铁路!机场将何时完工?
燃爆!这部大南平宣传片终于震憾上映!
浦城、邵武、武夷山的快看,浦梅铁路新进展
南平市将在年底启动行政中心搬迁
南平行政中心五年内搬迁,带你穿越到未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