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一直是建瓯市发展的短板,基础差、块头小、底子薄。近年来,建瓯市委、市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突出笋竹、食品两大产业,狠抓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提质和高效发展。
▲建瓯市芝星炭业股份有限公司投入2.4亿元,采用本公司自主知识产权4项发明专利技术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上活性炭深(精)加工项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蒋文华摄)
一季度,全市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27亿元,与上年同期13.83亿元对比增加2.44亿元,可比价增长8.1%,贡献率为13.41%。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1.29亿元,同比增长71.6%。
▲武夷根艺城(二期)加工区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占地面积.3亩,采用PPP运行模式。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10.45万㎡的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已有62家企业签订入驻加工区意向。(罗光耀摄)
建瓯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服务促发展,打造亲商清商的优质软环境,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做好引导、扶持与服务。积极组织实施“项目提升年”活动,实行重点项目动态滚动管理,对在建重点项目,督促项目业主加快项目建设;对预备重点项目,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指导项目业主完善各项目审批环节申报材料,提高审批效率;精心组织“项目提升年”每月集中开竣工活动,推进“投资工程包”和“五个一批”新开工项目建设。
▲建瓯投资4.2亿元,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吸引了56家电商入驻。(魏剑生摄)
开展工业项目评审制度改革。该市工业项目统一由工业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评审,推进了项目立项、落地、用地审批,提高了工业项目落地速度和审批效率。市政府专门出台《建瓯市工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工业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如由实业集团投资,采用代建厂房、先租后转让方式,成功引进大庄实业集团在建瓯市设立福建大庄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万立方米的高性能重组竹材(和竹集成材)产品。
▲源光电装有限公司是建瓯市引进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线束,包括车身线、车门线、引擎线等,现有7条生产线,产品出口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年产值达多万元。(魏剑生摄)
实施“一企一策”,以“优环境、解难题、强实体”为目标,建瓯市将全市家规上企业和39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列入帮扶范围。该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牵头,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一一划分明确了包联单位和责任人,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对分包项目企业一对一“认领”,精准帮扶,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为企业开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采取租赁方式,引进浙江太清竹制品,租用停产企业万森实业的闲置厂房,生产竹缠绕复合管。
▲建瓯市居怡竹木有限公司红旗班组的员工在加紧生产竹木复合板。(刘丽惠摄)
此外,该市落实干部帮扶制度,组织开展“百名干部服务百家亿元企业”活动。市领导和市直各单位主要领导每月深入各乡镇(街道)及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内容来源:今日建瓯(作者:叶秋艳叶清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