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瓯新闻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建瓯环境
建瓯景区
建瓯气候

缘来就爱在厦门工作生活

白癜风免费活动 http://m.39.net/pf/a_5779537.html

缘来就爱在厦门工作生活

乐一屋

(上图是网络下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厦门鹭江鼓浪屿安静优美的彩照)

我的祖籍福州,父母亲也一直都是在福州居住、生活,我更是福州出生、长大的。当我得知远在海防前线的厦门市有我父亲那辈的亲戚时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候我的堂姑妈一家都已居住在鼓浪屿,她大概是年春季之时从福州迁来厦门跟随其在厦门某部队工作的儿子(即我表兄)居住的,我父亲偶尔工作出差到闽南一带,总会抽空去厦门鼓浪屿看望堂姑妈和她的一家。

自从听说我家有个厦门亲戚后,我少年时期就魂牵梦萦地幻想能有机缘去厦门走走看看。年的夏天,父亲所在的福建省航管局派他随同其他同事一起去厦门市参加“四清”社教工作,说是要半年后才能回来。那时我多么盼望父亲能在十月国庆节放假时回来休息,然后再带我去厦门玩几天。但是,他在厦门社教那时工作忙都没时间回福州休息,我的希望自然落空了。不过,父亲社教工作结束返榕后,带回来几张厦门风景黑白照片,让我们姐弟轮流观赏,权当带我们去过厦门的名胜景区旅行一趟。有四张五六十年代厦门海滨公园老照片我后来一直都悄悄地收藏在自己的“百宝箱”里,想看厦门了,随时都可以独自欣赏。

(上图是笔者保存的上世纪60年代厦门海滨公园老照片之一、之二)

(上图是笔者保存的上世纪60年代厦门海滨公园老照片之三、之四)

(上图网络下载上世纪五十年代游行队伍举牌走在厦门中山路情景)

(上图网络下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厦门中山路和思明南北路十字口)

文革中的年学校仍然处于停课,记得初秋那时节,邻居一个要好的小伙伴他姑丈是跑长途的省运输公司汽车司机,他要运载货物去厦门,两三天后返回,驾驶室还可以捎带2人,小伙伴问我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去厦门玩。天上掉下这么好的机会,我是求之不得,当时非常激动,赶紧回家告诉父母亲,有免费搭乘顺风车去厦门,我想跟去厦门看看堂姑妈,父亲爽快答应可以让我随车去玩2天。遗憾的是最后因为这趟运输任务变化,改派为出车去泉州,我去厦门的美梦就又泡汤了。

年2月我去建瓯农村插队当知青,刚开始那几年,城乡差别观念使然,不知不觉我也有了乡下人的自卑,想去厦门玩的念头渐渐淡忘。年10月,在省航运管理局工作30多年的父亲被下放到闽北山区政和县铁山公社,工作安排在所属的岭腰大队毛泽东思想蹲点宣传队,实际上就是当时农村常有的路线教育工作队。年7月,下放将近四年的父亲时来运转,一纸调令把他调到省航管局下属的厦门航管分局,继续担任他从事多年的财务工作,我重新做起了找机会去厦门游玩的美梦,而且更加强烈。年7月,十分了解我心思的父亲,为让我暂时解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好好休息放松几天,从厦门拍来一封电报,把我从忙碌的夏收夏种农业生产第一线召到我从小就一直崇仰的厦门这座英雄的海防城市。我当然很清楚,父亲是给我圆梦的机会。姐弟五个里面,我是第一个去厦门探望父亲的。我在厦门整整遊玩了10天。父亲首先带我去了表兄家认亲戚,遗憾堂姑妈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老去了。之后,父亲还抽空带我到厦门几个著名风景点观光游览,满足了我深藏十多年的愿望。

(年夏天笔者从插队的建瓯到厦门探亲和父亲登上日光岩)

年春节前夕,父亲工作的单位厦门航管局给仍在建瓯当知青的我哥俩寄来两本绿色塑料封皮笔记本,紧跟形势地关心我们,郑重地在扉页上盖章题句,勉励我们俩要继续在“广阔天地练红心”,我们切实感受到父亲政治待遇提高了,由农村下放干部调到省航管局厦门分局,分配在厦门航管局清产核资工作组,被信任使用。由此,我们在插队务农渺茫的知青岁月里似乎也看到了前程和希望。

(年元月厦门航管分局慰问赠送给笔者兄弟俩的笔记本)

(年元月厦门航管局赠送给笔者的日记本扉页题字)

(年元月厦门航管局赠送给笔者哥哥的日记本扉页题字)

年5月,父亲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按照当时政策,单位很快给他办了退休顶替手续,毕竟补员招工只能有一次,我哥上山下乡多年,仍然未被所在大队推荐上调,作为父亲,理所当然地把退休补员的机会选定我哥哥。于是,和我同插路后生产队的哥哥年5月就从建瓯农村招工到厦门航管局工作。我在替哥哥高兴之余,也梦想自己也还能有机缘被招工去厦门工作。

年12月,随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调整、松动,许多知青都在八仙过海想办法、找机会调回城里工作,我的心也跟着浮动忧愁,“都走光了,剩下我怎么办?”,还能像前几年那样坚持插队下去吗?之前那些在省市县知青先进代表大会上慷慨激昂的知青典型渐行渐远,扎根农村的口号越来越没声了。那段时间,我隔三差五地陪送福州知青同学到建瓯县城办理调回榕城的户粮关系转移及帮忙行李托运等各种手续,心里很不是滋味,十分烦恼郁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没想到的是,12月下旬的某一天去县城送调动回福州的知青朋友,中午回到渔村大队中心学校(当时我在该校担任民办教师),别人告诉我,我哥哥上午从厦门打长途电话来找我不到,要我赶紧再回挂长途电话到厦门给他。当时我心里似乎有来了好事的感觉,于是借了学校的自行车快骑飞奔小松公社邮电所,好不容易接通厦门的长途电话。真是喜从天降!电话那头传来我哥哥急促的语气,让我这两天千万不要离开大队,厦门航管局劳工科的两位干部不日即将专程来建瓯渔村,为我办理内部招工手续。缘来了,机会到了,我的声音和握电话的手都在颤抖,没想到我还真的也有机缘被招工到早就向往的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工作,而且还是省属全民所有制单位。哥哥他没有忘记父亲的嘱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抓住机会,积极奔波,帮我申请到厦门航管局将我这插队十年的老知青排上单位内部招工名单。那两天我很顺利地办好了内招手续,终于赶在年12月底从建瓯县赶到厦门航管分局劳工科报到。记得12月30日那天,当我乘坐的列车于上午10点多徐徐驶过笔直的厦门--集美海堤,我第一次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欣赏着车窗外不断晃过的碧波大海,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厦门,我终于来了”。

如今回想起来,能调进厦门工作这是我人生道路的幸运大转折。在那个年代能农转非,乡村户口进城市吃商品粮,那可是让多少人羡慕的啊。从闽北山区到东海之滨,从务农知青成为都市工人,从挣工分到领工资,我的工作历程有了革命性突进。从此,我慢慢成为定居鹭岛的厦门人了,真是注定我与厦门有不解之缘!

(上图年春季某节日笔者和同在厦门航管局工作的哥哥一同游览集美嘉庚公园时留影)

(上图笔者保存的年底建瓯劳动局给厦门航管局的报到介绍信)

(上图是七十年代新建在鹭江道的厦门航管局[后改轮船公司]大楼,年12月30日笔者怀揣招工介绍信一下火车就奔这楼报到入职。)

(上图笔者年底至年底在位于厦门港民族路的厦门航管局船舶修造厂当工人)

(上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工作的厦门航道段就在海滨公园正对面的大同路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ouzx.com/lsyg/6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