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平凡得像一棵小草,却发出像金子一样的光芒。”这是南平市盲聋哑学校老师蒋莹对少先队员魏晶(化名)的评价。魏晶虽然从小失去听力,但她仍然以积极的心态,用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毅力克服困难,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年她获评南平市“优秀少先队员”,年当选为全国第八次少代会少先队员代表,成为福建省唯一的残疾儿童代表。
魏晶(化名)在南平市盲聋哑学校的教室里看书
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南平市盲聋哑学校在少先队员人数少、身体机能受限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探索少先队建设和培养优秀少先队员的方式方法,折射出南平市少先队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助力少先队员成长成才的发展脉动。
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培养新时代“红孩子”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着眼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工作,为党的少年儿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平市少工委副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乐荣辉眼里的新时代儿童,有着独特的定义。他说:“我们提倡培养出‘红孩子’,即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够传承红色基因的少年儿童。”他把这项工作当成少先队工作的重点、落脚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记者采访南平市少先队总辅导员乐荣辉
在少先队建设方面,建瓯市走在了全省前列。年10月,全省推进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座谈会在建瓯市召开;年7月,全省共青团基层建设工作研讨班在建瓯市举办;年5月,建瓯市被福建省和南平市列为党建带团建、队建试点市。
为大力推进少先队建设工作,一方面,建瓯市委常委会带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的重要论述以及少先队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每年至少专题听取3次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少先队工作,抓好政治建设,把牢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建瓯市通过成立全国首家县级少先队队校,对建瓯市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打造个各具特色的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农训)基地,确定20个团日、队日活动示范基地和团校、队校现场教学基地,创建10个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示范校,抓好阵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此外,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建瓯市全面建立少工委,落实少工委“双主任”制——由建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市少工委第一主任,共青团建瓯市委书记、建瓯市教育局局长任少工委主任,选派3名干部补充至少工委办公室。截至年9月8日,建瓯市44所中小学全面建立学校少工委,成为福建省首个全面建立学校少工委的县级市。在机制创新方面,共青团建瓯市委在坚持团建“六个一”工作法的基础上,推行少先队“六个一”工作法,即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少年儿童工作联席会、举办一期“建瓯红领巾大讲坛”讲座、一次少先队业务知识大比武活动、一次少先队示范队课观摩活动、召开一次“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推进会和一次队建工作宣传报道联席会,推进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开花。
建瓯市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少先队队校
“是否能够培养好‘红孩子’,抓好少先队建设的关键一环在于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乐荣辉知道,孩子们长期面对的主体并不是党员、团干部,而是学校的教师、辅导员,只有把少先队队伍的“终端”建设好,之前的所有努力才不会白费。为此,共青团南平市委成立市级团校、队校,牌子挂靠在本级党校,借助党校和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基地,将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团干部培训、“青马工程”等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南平市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具有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少先队骨干,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板”。
述队建,培养新时代少先队骨干
来参加共青团南平市委在全市学校开展的队建述职评议工作考核检验活动,南平市盲聋哑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林瑛表示,自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取经”的。于她而言,以前的队建活动比较零散,如今按照部署来实践,“工作比以前更有条理了”。
南平市盲聋哑学校校长吴万铭介绍说:“以活动为载体,用特色活动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学校通过创新“红色”主题教育形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爱党情;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确立“四争创”主题教育机制,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懂得感恩祖国、回馈社会。此外,学校还着力培养残障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的劳动技能,让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5年级以上的孩子都会学做手工作品,学校通过义卖的形式展出,让孩子们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份收入。”这些举措都体现在了述队建的内容中,不仅为学校的队建活动提供了展示平台,也为今后的少先队工作指明了方向。
述队建的主要流程是,通过现场述职汇报、少先队业务知识闭卷测试、团干部评议、网络投票评议等形式,给每批述职对象打分,将压力直接传导至前来述职的少先队辅导员。考核评议根据共青团南平市委出台的《少先队队建工作述职评议标准》,按照百分制进行打分,其中共青团南平市委评议小组打分占30%,当地共青团县(市、区)委书记打分占30%,少先队业务测试占20%,网络投票评议占20%。每批次“述队建”的排名情况和考评结果将通报本级团委与教育部门,形成当地学校团建队建检查报告,考评结果也将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作为评议小组成员之一,乐荣辉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考核暴露出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辅导员没有深入理解培养‘红孩子’的重要性,这也是下一步辅导员培训的重点之一。”
首批建瓯市少先队队建指导员选聘仪式
截至目前,队建述职评议活动已经开展了2期。顺昌县大干中心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吴芳艳作为述职对象之一,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述队建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让我学习更系统的少先队知识,进一步了解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应该如何向规范化方向开展。”据她介绍,学校在每年新生入队前都会进行系统的党史和队史学习,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及各班“队角”“荣誉角”等活动阵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红领巾奖章,让少先队员备感光荣
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目的是让少先队建设更顺利地在南平市各学校开展,最终培养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为了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共青团南平市委根据《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了南平市少先队“红领巾奖章”活动方案,力求构建一个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红领巾奖章”是少先队组织日常开展教育活动和评价激励的重要载体,分为基础章、特色章、星级章。基础章目式样由全国少工委设计,不可更改;特色章由各学校工委根据工作实际,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行设定颁发的特色奖章,作为基础章的有益补充。目前,活动正在南平市各小学试行开展。
建瓯市实验小学少先队荣誉室
以往,建瓯市实验小学每年都会评选“金苹果魅力少年”“金苹果魅力班级”等奖项用于激励学生,“现在,学校把这些奖项特点融入‘红领巾奖章’活动中,使活动更有系统性。”建瓯市实验小学校长、校工委主任曹建忠介绍说,根据校情因校制宜设置的“金苹果特色章”是一种健康、美好的象征,“金苹果教育”寄寓“智慧、美好、创新、力量”的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新”为基准,引领孩子们在“五读”(读书、读人、读事、读图、读环境)中积蓄能量、储备智慧,让孩子成人成才成功。
建瓯市第一小学的“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则在11月5日正式开展,聊起近期开展的队建活动,学生叶雨汐说:“我们在丰富的活动课上既能收获很多知识,也玩得很开心。”建瓯市第一小学少先队辅导员赵木旺说:“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争章活动,推出将“志存高远,堂正做人”的校训、校园历史文化特色与‘金水杉奖学币评价成长体系’充分融合的特色章、星级章,使其规范化、特色化,为培养优秀的少先队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系统的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后,政和县少先队副总辅导员、石屯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林沐香对如何上好少先队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所山区学校,教师、资金等均不充足,林沐香说道:“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难题。”她根据之前学校实行多年的《每日行为规范评比》,把相关规则融入“红领巾奖章”活动中,提炼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之星”激励机制,包括礼仪之星、勤劳之星等,激发队员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
政和县少先队副总辅导员林沐香向记者介绍学校的少先队工作
另一方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也给政和县的少先队建设提供了便利,“这些资源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共青团政和县委书记赖洪恩说道。为此,共青团政和县委、政和县少工委、政和县青少年宫联合举办了流动青少年宫送队课活动,走进政和县各小学,以“弘扬朱子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通过学朱子文化、学少先队礼仪、尊重红领巾、敬好少先队队礼等内容,引导少先队员们从小学立志、修品行、练本领、筑梦想,增强少先队员“红领巾心向党”的使命感;以“弘扬俊波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宣传爱国、科普、益智等内容,引导少先队员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外,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政和县各小学还会组织开展扫林金官、李洪琴烈士墓活动,通过祭扫、献花篮、宣誓等形式,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做新时代合格的“红孩子”。
大家最近都在读?八闽团讯
年第78期
?百名医务工作者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泰宁县举办
?阳光助残心手相牵
?八闽团讯
年第77期
摄影:陈灼
编辑:郑夷、丁羚
校审:郑夷、官志雄
微博:福建青年官微
投稿邮箱:fjqnmag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