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建瓯竹笋作为“南平竹笋”项目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建瓯市产出的水煮笋、笋干、笋尖等特色产品更是亮相央视展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我市成功举办了笋竹产业高峰论坛首届建瓯峰会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自古,唐宋八大家苏轼就对竹笋有此定论。近年来,围绕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建瓯市立足资源优势,举全市之力打造笋竹百亿产业集群,各种享誉全国的“最”扑面而来:拥有全国最大的竹林面积、蓄积量、年采伐量、毛竹鲜笋量;最早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最先荣获“国家火炬计划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国家级竹制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有机笋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县)”、“国家笋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瓯笋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一连串的“最”衔接起来,串起了从资源培育到加工再到商贸的竹产业链条,也娓娓道出“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福建,福建竹子看建瓯”的全新演绎。年数据显示:全市竹业总产值.9亿元,其中竹山产值17.6亿元,笋竹加工产值82.2亿元,商贸旅游产值24.1亿元。竹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竹产区竹农人均年销售笋竹收入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36.7%。
产业向“绿”,打造百亿集群。建瓯市出台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优惠政策,成立了竹产业基金和股权基金,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一是提升一产。持续实施现代竹业项目,扎实推进竹林优化改造,扩大丰产林面积,鼓励发展林下经济,适度推广雷竹种植,建立一批以竹林休闲观光、雷竹丰产栽培、竹林优化改造和竹林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示范片。二是突破二产。建立龙头企业扶持机制,实行“一企一策”,通过增资入股、股份定增等形式,扶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做大,走上资本市场,芝星炭业、华宇集团、双羿竹木等3家企业被列入年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芝星炭业在协同资本入股后走港交所上市之路,华宇集团年将报IPO。积极引进大庄实业,延伸笋竹产业链。三是培育三产。整合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竹观光、竹保健、竹体验、笋美食系列旅游产品,打造“千竹园”“雷竹园”等旅游观光项目,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加快“笋竹+”助推融合发展战略,实现一产接二连三。春天笋竹批发市场、海绿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笋竹产品专业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毛竹冬笋、笋干集散中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竹产业馆投入使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附加值。
科技导航,提升发展质量。建瓯市建立了省级竹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省级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快推进“五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笋竹产业大数据中心,笋竹产业公共服务、云供应链管理系统、笋竹产品质量追溯、网络众包设计、在线交易平台),与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等10多家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团队,为笋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获得竹产业各类专利件。加快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高新园区创建,整合莲花坪、丰乐、城东3个工业平台,面积由原来的亩扩展到3万亩,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
搭建载体,增强品牌效应。建瓯市以“互联网+笋竹产业”区域化链条化试点项目建设为依托,与福州大学科研团队签订合作协议,构建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伙伴,为试点项目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借力发展,由慧眼食珍(建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互联网+笋竹产业”区域化链条化推进主体,今年5月,成功举办了笋竹产业高峰论坛首届建瓯峰会,通过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企业家作主旨报告、主题演讲以及圆桌对话等,打响“中国笋竹行业第一品牌盛会”品牌,促进笋竹产业发展。
“以创建‘武夷山水’公共品牌为抓手,做大做强建瓯笋竹品牌的影响力。一是借助“竹虚拟研究院”,聘请院士与专家会诊建瓯笋竹产业,加快笋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科技化、产品品牌化;二是通过每年举办“笋宴美食大赛”和“笋竹产业高峰论坛”,进一步提高建瓯笋竹品牌的影响力及美誉度;三是积极申创“国家笋竹产业品牌聚集地”,力争建成全国笋竹产业发展集中区、示范区,借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瓯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建瓯市委书记丘毅话语铿锵。
(来源:魏剑生吴楠)
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