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清澈的富屯溪畔,有一座依山傍水千年古老的乡镇——王台,在镇街中心有一座古建筑——“八角楼”,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年)。该楼为当地学子祈求“文运咸昌”而建的“魁星楼”,因屋顶样式为八角攒尖顶而又得名。该楼青瓦映衬,绿树簇拥;八角凌霄,风采依旧。它耸立于富屯溪畔,面对笔架山,背依金字山,为上下王台交接处,毗邻古越王台。登临此楼,溪山胜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实乃闽北古驿的又一道一道风景线。
然而,历史赋予“八角楼”新的使命,弃文从武。为了拯救危难的中国,刚刚成立12年的中国共产党,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就播撒到王台。彭德怀率东方军入延平时的总部设在“八角楼”。
“你们抗日是对的,来闽‘剿共’是错误的,蒋介石的阴谋是既‘剿共’又消灭蒋光鼐、蔡廷锴,一箭双雕。”“十九路军的领导人认识到‘反蒋才能抗日’,因此,才想同共产党合作。”年,王台“八角楼”里,两个人物、这一段对话让“八角楼”从此登上了中国革命史的舞台。彭德怀、陈公培,一个是红军战时高级指挥官,一个是国民党十九路军的军方代表,正式签署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工农红军与福建政府及十九路军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就是这样两个不凡的人物、两句简单的对话和“协定”,让“八角楼”见证了战争的风雨,感受到了革命的气息……
南平文化名人刘光舟先生撰写“东方军解放延平路线图”一文,回眸东方军在延平这一段纷飞的炮火中流血流泪艰难岁月,阅之提升正能量。
另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南平革命委员会遗址”纪念馆里,还记载当年,延平参加红军有余人,其中,王台有一百七十三年轻人参加红军。这一批先辈们,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要告诉晚辈们,使之铭记!吾辈们要倍加珍惜这来自不易,安宁祥和的幸福生活,吾辈们要把先辈优良传统和青山绿水传给子子孙孙,为实现大同世界,中国梦努力吧!
原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团政治部主任朱伯康(后任上海大学教授)曾为八角楼专门赋诗:“彭总当年驻此亭,威振八闽建奇功。十九路军遣来使,统战功高永不泯。”
东方军解放延平路线图
刘光舟
年,中央苏区提出打通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边区的联系,扩大苏区、扩大红军,为反“围剿”作准备。
年7月1日,以红三军团为主,与福建的红十九师组成东方军,任彭德怀为司令员,滕代远、杨尚昆先后任政委,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于7月2日率红三军团的红四、红五师由江西广昌的头陂出发,分两路向福建进军,执行收复闽西沦陷苏区和开辟闽北新苏区的战斗任务。当时,闽西北苏区被国民党十九路军侵占,还有国民党福建军阀卢兴邦的陆军第五十二师及地方武装。
年8月1日,东方军在连城会师。当时,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与蒋介石的矛盾已日益尖锐,不愿积极增援延平杂牌军刘和昇部队。8月13日,中央苏区电令东方军主力部队立即北攻洋口、延平。
到8月16日,东方军解放了沙县夏茂、高桥等乡镇。接着从高桥进军到延平境内,解放了溪后、埂尾二个乡以及富屯溪边的大埂、浪石、江汜等广大乡村。红军先攻占商业重镇顺昌的洋口,后解放重军驻守的南平县第二区署峡阳镇,击溃蒋军五十六师刘和昇三个团,随后解放了王台镇,即向延平城挺进。此时,蔡廷锴在蒋介石的压力下,开始部署增援延平的兵力,令第六十一师毛维寿部向沙县集中,谭启秀部进至水口和延平的樟湖、尤溪口两岸地区,向延平城靠近。
年8月27日,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东方军领导到达王台,随即召开军团会议,决定对延平采取“围城打援”的方针,加紧佯攻延平城,把沙县、水口的十九路军引来,消灭增援之敌。9月3日,东方军一部分官兵沿公路解放了西芹,一部分战士走八字桥上茂地,经三千八百坎下到安丰桥,渡过建溪沿官道直奔水口,截击国民党援军,为“围城打援”肃清延平城周围的敌军。至安济俘虏了敌前排士兵,从审俘中得知敌人分乘数艘汽船,拖着十几条木船到夏道码头,有的上岸煮饭,有的还在船上。东方军领导即令红四军第十团,从西芹经徨路、文田到南平县第一区署夏道镇,从南北两岸以机枪、迫击炮猛烈夹击,消灭敌人一个营;敌余部向水口方向奔逃,红军乘胜追到水口,又击溃敌两个营,随即解放了第一区的广大乡村。
年9月中旬,东方军又转到延平的西芹,待机歼灭来自沙县的援敌。当时,国民党十九路军最精锐的六十一师毛维寿部已经进驻沙县,企图以部分兵力先占西芹,掩护主力继续增援延平城。东方军闻讯即令红五师第十三团连夜出发,截击来敌。18日晨,与十九路军六十一师三六六团、七十八师一个营、五十二师一个营在西芹芹山遭遇,红十三团不顾一夜行军疲劳,奋勇抢占芹山主峰,双方为争夺主峰,战斗十分激烈,最后在山巅上开展肉搏战,号称十九路军中的“铁军”的三六六团,被东方军全部消灭,红军营长赵璧在战斗中牺牲。
东方军的“围城打援”战略取得辉煌战果,对十九路军震动极大,从而使该军认识到反共只有自取灭亡。9月22日,彭德怀在王台接见国民党元老、十九路军陈铭枢派来的陈公培代表。在共产党合作抗日感召下,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和陈济琛、陈友仁等变“剿共”内战为联共抗日反蒋,促成了蔡廷锴在福州宣布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史称“闽变”。但是,由于蒋介石坐镇建瓯,首先发起对延平的十九路军的镇压,同时,中共“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使福建事变失败。10月5日,因江西黎川失守,中央“左”倾机会主义命令东方军返回北线,企图收复黎川。东方军从延平、顺昌前线撤回江西苏区,展开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延平自8月26日,红军在玉屏山打响第一枪,至10月1日晚枪声停止,延平城被围困了整整三十七天,直到10月5日才开城。但郊区的广大农村苏维埃政府播下的红色种子,仍在发芽、生根、茁壮成长。
简介
一九三三年八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五师十五团进驻王台地区。八月十五日,分驻溪后,井窠,溪口等乡村,组建了山尾、元圩,吴坍农会组织。九月上旬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溪口革命委员会。发展农民武装力量,打土豪,分田地。一百七十三人参加红军,整编后,分兵两路,一路开赴江西兴国,石城。一路围攻延平城。在北上途中牺牲七人。失散一百五十三人,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王台解放区的开辟和苏权的建立,促进了第十九路军与我军双方代表在王台“八角楼”谈判。取得主要共识,为决定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起得积极作用。特立此碑纪念。
南平市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
一九九三年八月
溪口村因村庄座落在高埠溪与富屯溪的交界之处,故而得名溪口。由于该村与樟湖镇的溪口同名,年南平市地名办将其更名为上溪口村。上溪口村座落在国道旁,离王台镇所在地13公里。
上溪口苏维埃政府,全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南平溪口革命委员会。”于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红军第三军团(东方军)的五师十五团进驻上溪口村。在红军的组织下,该村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和农会,苏维埃政府设在黄姓没落地主私宅。此宅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年),占地面积平方米,为外加围墙三层结构的四合院土库房。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天井、正房、天井、后房、围廊。柒架均五间九檀前后步廊式,卷棚,吊柱、梁、枋、窗帘雕刻十分精美。此宅于l年收为村有,l年10月由市老区办拨款维修,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平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公共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