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瓯深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
农特产品丰富多样,
这里是中国锥栗之乡
这里是北苑茶都
这里是东南白酒名城
这里是中国竹子之乡
建莲、建木、建茶、建...
衢宁铁路的通车,
拉动了建字品牌和水源乡的绿色特产。
位于建瓯水源乡建瓯东站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中国锥栗之乡·建瓯”锥栗展厅即将与建瓯东站的开通和大家见面。
XIEHOUXIATIAN先睹为快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特产酒:“第一富,酿酒库”由这句建瓯俗语足见酒业在当地历史上的兴盛繁荣。建瓯具有悠久的稻作文化和酿酒文化,依水而居,物产丰富,酿酒业随之而兴,出土三千多年前的盛酒器皿说明建瓯酒文化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建瓯已有“犁花春”“清河”“西施红”“状元红”“金盘菊”等名品行销于世。文化的繁荣、历史的传承、独特的区位、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精湛的酿酒技艺、良好的市场品牌,支撑起建瓯白酒的迅猛发展和长盛不衰。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建瓯白酒产业已经呈现出增长速度快、社会贡献大、品牌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其中以“福矛”“双龙戏珠”“信德”“八闽春”为代表的白酒企业,经过多年培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知名度。
笋:建瓯是“中国竹子之乡”,有竹林面积.5万亩。笋竹加工企业有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22家,鲜笋年产量达30万吨,是南平重要的竹笋产销区域。品质优良的竹笋通过衢宁铁路建瓯东站的平台展示,搭上了顺丰快车,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同高速列车推向市场。
连地村的竹笋不仅可生吃,煮熟吃味道也是别具一格鲜美的。连地春笋由于颜色白嫩好看,当地人俗称连地白笋。连地笋好吃在建瓯是有名的,在建瓯春笋最好吃要属连地白笋,这是公认的。
“连地白笋”自古是中国竹子之乡建瓯的一绝,产地在房道镇连地村,年产白笋70多万公斤。由于山高雾多等特殊地理气候、土壤因素,“连地白笋”质白,口感嫩、脆、甜,可生吃无麻感,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也比其他地域春笋高,中央电视台《金土地》节目组、海峡卫视都曾来摄制专题新闻,入选全国第七批一村一品产品示范名单。为打造培育“连地白笋”品牌,镇、村大力扶持,吸引了一批乡贤参与流通,连地及图商标获福建省著名商标。
板鸭:建瓯板鸭在清朝时已久负盛名,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瓯板鸭与江苏南京板鸭、四川建昌板鸭、江西南安板鸭就并称为“中国四大板鸭”,风光一时。
建瓯板鸭的历史并不短。据说早在五代时,在建州称帝的王延政,最钟爱的一道菜就是板鸭,当时板鸭已列入宫廷贡品的名单。到了南宋,由于宋孝宗赵昚的旧邸在建州,登帝位后,他念念不忘这道故地名菜,板鸭也因此登大雅之堂,进入临安宫廷,成为御厨佳肴。而到了清代,板鸭更是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更多人餐桌上的美味。
在展示厅,我们还将看到除锥栗以外的其他“建”字号农特产品,如笋、茶、酒等。
一瓶精酿名冠东南
一盏乌龙千年飘香
一盘鲜笋开胃爽口
一颗锥栗笑口常开
这就是衢宁铁路建瓯东站的美食体验。
锥栗:好山好水出好果。建瓯锥栗在我国食用栗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是人工栽培果用锥栗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建瓯锥栗产量约占全国锥栗产量的80%左右,锥栗栽培品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千百年来,历代帝王视建瓯锥栗为珍品,有“君子之品,建瓯锥栗”之美誉。据嘉靖《建宁府志》记载,锥栗原产于建瓯西乡,其人工栽培始于汉代。早在宋代,锥栗已作为一年一度祭祀孔子的祭品,明代时作为贡品之一,以“闽贡榛”而著名一时。而在民间,直到今天农村仍然将锥栗和红枣作为女方的陪嫁物之一,以寓“早立门户”之意。
建瓯东站“中国锥栗之乡·建瓯展厅”将成为建瓯“建”字号特产在衢宁铁路线上的展示窗口,为农特产品对外推介,搭上了高速列车。
(建瓯市铁路建设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