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瓯新闻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建瓯环境
建瓯景区
建瓯气候

荐读建安纪事十三

建安湖之战

公元年,在平定侯景之乱中崛起的陈霸先灭梁称帝(陈武帝),中国南方进入了陈朝时代。

新建的陈王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其中,在梁末混乱社会秩序中逐渐强大的闽浙赣地区的割据局面,成了新朝的肘腋之患。

闽浙赣割据者,分别为闽:陈宝应,晋安(今福州)人,闽州刺史;浙:留异,东阳人,东阳太守;赣:周迪,临川人,平南将军拥据临川郡。这三个人既有军事上的合作,又有姻亲的关系,形成了以陈宝应为后盾,以留异和周迪为两翼的闽浙赣攻守同盟之势,严重威胁着陈朝的安危。

三人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无疑是陈宝应。陈宝应是晋安豪霸陈羽的儿子,他盘踞晋安掌控全闽是个野心勃勃之徒。陈朝建立之初,碍于其庞大的地头蛇强势对他实行了委曲求全之策。先是陈永定初年(年),朝廷升闽地三郡为闽州,州治设在陈宝应的家乡晋安郡原丰县(今福州地),任命陈宝应为首任刺史,以官位慰其心;再是将其编入陈朝宗室属籍(事实上此陈非彼陈),以宗亲情其心。

永定三年(年),陈朝乾坤已定,陈武帝与陈宝应的决裂即将开始。

公元年,陈朝任命萧乾为建安太守,想从闽江上游来削弱陈宝应的势力。然而,陈宝应拒不接受朝廷对建安郡的任命,萧乾无法接任,不得不弃郡以避陈宝应的锋芒。

陈宝应的强硬态度,让陈王朝忍无可忍,战争爆发了。

天嘉三年(年),陈朝派遣两支讨伐部队进攻闽州两翼。一支是司空侯安的都督军,这支部队直驱浙江,大破留异于姚支岭,留异逃奔晋安,于是东阳平定。另一支由江州刺史吴明彻督军进攻江西临川,周迪抵挡不住,也退守晋安。闽浙赣三角同盟,很快只剩下闽中半壁。

次年,陈朝开除了陈宝应的宗室属籍,发动大军,海陆并攻闽州。

陆路由护军将军章昭达统帅,由杉关(在江西黎川与福建光泽界,是比仙霞岭更为平坦的入闽要道)入闽围攻邵武;海路由信威将军余孝顷都督,从海上进攻晋安。

天嘉四年(年)十二月,陈宝应亲自率军驻扎在建安郡城,他在郡城外的建安湖际依山临水竖立栅栏,企图阻止章昭达部队沿溪而下。章昭达部队很快兵临建安湖畔,几次交锋之后,被陈宝应的部队占了上风,于是,他在栅栏之外深沟高垒,一边挂起免战牌,一边命士兵在西溪上游伐木为簰等待时机出击。与此同时,余孝顷的部队已经从海上登陆端了宝应的老巢晋安,正沿闽江而上包抄围攻建安。

那一年的十二月,闽北普降大雨,建安县的西溪之水暴涨起来,上游的杂物借着汹涌的洪水冲击着陈宝应的防御工事——栅栏。

如今的北津湖,与当年郡城边上的建安湖相比,该有几分神形相似

地利终究敌不过人和与天时的联手,陈宝应败局已定。

章昭达“因据上流爲筏,施拍其上,坏其水栅。又出兵攻其步军。方大合战,会文帝遣馀孝顷出自海道,适至,因并力乘之,遂定闽中。”

章昭达先前准备的木簰这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簰上放置些重物,然后放簰随洪水冲击水栅,那些木制的水栅怎经得住来势凶猛的洪水与木簰的冲击,很快,陈宝应的水上防御被彻底粉碎。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余孝顷的部队正好也赶到了建安郡城,章余二部上下合击宝应,陈宝应前后受敌,全军覆没,在逃奔闽南至莆口(今莆田)时被陈军抓获。

陈王朝在建安湖畔的胜利,彻底击溃了闽浙赣的异己力量,从而结束了梁末以来的割据局面。

建安湖的这场决战,是闽浙赣割据集团与朝廷的殊死之斗,为了打好这场战争,陈宝应是不会放过建安郡特别是郡城百姓来为其拼死应战的。战后,不论官兵有无屠杀民众,作为战地的建安郡城,都一定难免再遭劫空的命运。

从梁末被盗陵夷到陈初的建安湖之战,不到十年,古老的建安城被叛众与贼臣反复蹂躏,断壁残垣,人迹绝灭。

九年后(陈太建四年(年),时任太守骆文广(《南史》有称骆文牙)或因无力修复被破坏殆尽的郡(含县)城,或因认为原覆船山下的故城更具有安靖之福,于是,他组织重建了那座废弃的百年老城,把建安郡(含县)城重新迁回到覆船山下。

陈朝从年开始到年结束,首尾凡三十三年,其间,除了陈初的几场大的战事外,其余时间国内还算安靖,经济和文化也逐渐恢复了起来。等到陈至德元年(年)陈后主(陈叔宝)即位后,社会上贪图享受的奢靡之气开始盛行起来。

陈后主至德三年(年),丰州刺史章大宝(平闽功臣章昭达之子)反叛陈朝,他派部将杨通进攻建安郡,意欲占领闽北,割据闽中。时任建安内史吴慧觉坚守郡城,叛将杨通数攻不下,最后被陈朝增援的部队击溃。

也许是这次战事对刚刚回迁不久的郡城造成毁坏的缘故,或者还有当时社会风气(陈末崇尚奢靡)的影响,陈祯明元年(年),复徙于覆船山下才15年的建安郡城,又迁回到黄花山下的那块更具发展前景的故城之地。

古建瓯的城池此后在这块土地上任凭世事沧桑,不再有过移动。

建安郡不久之后被隋文帝郡废为县。建安,在那段时间里只剩下了县的建置。

隋大业九年(年),由于杨广的荒淫无道,激起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当时的建安县也爆发了一起抓捕县令的事件,以此来响应全国起义。第二年,建安郡(大业三年,闽州改称建安郡)人郑文雅、林宝护组织了三万多人的农民军正式参与到反隋斗争之中,这支农民军在杨广被杀(年)后的隋唐之交一直活跃在闽北地区,建安县由此也陷入了无政府状态下民暴频繁混乱无序的时期。直到唐武德五年(年),盘踞在这一地区的相当于割据势力的农民武装投降唐朝后,建安才开始迈入安泰的唐朝时代。

建瓯历史建置沿革及隶统一览表(晋、南朝、隋)

年代

名称及建制

隶属

统辖

闽地相应状况

晋太康三年(年)

建安郡

(治建安)

扬州年后隶江州(初治豫章,后治浔阳)

建安、吴兴、东平、建平、邵武、将乐、延平等七县

另有晋安郡:辖包括侯官、同安在内的八县

南朝宋元嘉中(约年)

同上

江州

建安、吴兴、建阳、将乐、邵武、绥城、沙村等七县

同上

南朝梁天监中(约年)

同上

江州年后隶东扬州(治会稽)

同上

增南安郡,合建安、晋安共三郡

南朝陈永定初(年)

同上

闽州年后隶丰州(治均今福州)

同上

同上

隋开皇九年(年)

建安县

(《太平寰宇记》说:郡废为镇治今城)

泉州后隶闽州(治均今福州)

今建瓯全境另有闽北大部

全闽并省为九县

隋大业三年(年)

建安县

(治今城)

建安郡(治今福州)

同上

全闽剩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

(未完待续)(节选自《建安纪事》第二章作者:吴章中)

赞赏

长按







































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ouzx.com/jojq/27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