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稻之道》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该片的六集版本自1月5日起,已在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稻作文化的史诗式展示
在中国,稻作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对于世界,稻谷既是三大主粮之一,又是人类步入农耕文明的代表。稻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理应得到研究和纪录。《稻之道》首次全面展示了稻作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刻内涵以及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们选择了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精神世界与稻米的荣枯盛衰纠缠在一起,与之同悲共喜,生生不息。”《稻之道》以富含文化底蕴的哲学和美学视角,重新阐述了人类与食物的关系。
这部历时三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分别以《稻之源》《稻之田》《稻之人》《稻之味》和《稻之恒》五集的篇幅,从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物学、农业科技等角度全面展示了稻米起源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影响,展现了新中国现代水稻科研和生产发展进程和成就,及中国水稻增产对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巨大贡献。
场景的选取和叙事空间的调度,是这部纪录片“由稻入道”的关键一环。《稻之道》的拍摄选取了广西等地的小村落,展现了在乡野闾里、茅檐低小之地,人们与一粒粒稻米之间发生的传奇和故事。
该纪录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乡村的原生态,但是这种保留,不是复演。《稻之道》以熟练的技巧,实现了日常行为的仪式化、日常场景的情感化。比如倾巢出动捉麻拐的孩子、落日薄雾下的梯田,细碎庸常的平凡生活也变得皆可入诗入画,原本并没有实际内容的空镜头,也沾染上了幽远的意境。
拍摄手法的娴熟与精湛,是这部纪录片良好艺术表现力的有效保障。大量航拍镜头的应用,给观众提供了“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机会,随之产生的审美新鲜感给司空见惯的乡村风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之而来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心里的崇敬之意油然而生。稻作文化及其背后更宏大的中华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史诗般的气质。
除此之外,《稻之道》的旁白文案措辞饱含诗意,富有美感而不矫揉造作。不仅画面取景于自然,就连文字也如行云流水,让观众能够在电视机前感受到大自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艺术性与思想性融为一体
丰富扎实的访谈内容穿插在这部纪录片中,不仅丰富了该片的内涵,也让这部讲述稻米的纪录片更具学术性、思想性与权威性。
片中几乎集纳了世界主要稻作产区的人文景观,采访了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印度水稻之父”斯瓦米纳森在内的七十多位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农业科学家、人文学者和与稻米息息相关的普通民众。
这部由广西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也以将近一半的篇幅展现了以壮侗民族为代表的稻作民族珍贵的文化遗存和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年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提出以现代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实验证明,现代栽培稻与广西现存的野生稻亲缘关系最近,这意味着,壮族先民极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栽培稻种植的民族。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编辑曹光哲
纪录片《稻之道》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广西丰富的稻作文化风貌,也直面了濒临危境的野生稻、受到环境污染挑战的稻米生产消费和正在消失的稻作文化遗存保护的难题。
中国科协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稻之道》进行评审,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稻之道》立意高远、视野开阔、主题深刻、表述精准、制作精良,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体现农业文明和现代化文明的融合,展现中国现代农业科技成就,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纪录片精品力作。
《稻之道》制片人盖娟
该片的制片人盖娟曾经是广西电视台的新闻主播,有着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出版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的高学历。几年前,一个偶然的因素使这位美女主播决定从电视媒体转行出版界。有感于纸媒市场的日渐萎缩,她说动了集团上层,大胆向影视制作转型。
虽然《稻之道》是盖娟进军影视的处女之作,但纪录片的品相获得了业界高度评价,“做纪录片太辛苦了!”经历了许多艰难后,盖娟觉得过去担任主播真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然而,“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纪录片的制作能让你认识你所不知道的世界的奇妙。”
《稻之道》导演王星羽
《稻之道》全片画面优美、文字典雅,历史与现实交织呈现,既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又有鲜活的人物故事,是一部不可错过的人文精品。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
1月5日-10日每天一集
首播:21:59
重播:次日14:20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