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平美食可谓集山水之灵气,各种土生土长的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的各式特色美味,征服了广大吃货们的芳心。建瓯作为福建第一个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千年古邑,素有“八闽首府”之称。除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建瓯的特色美食更是琳琅满目,今天小编为您盘点那让人垂涎三尺的建瓯美食。
豆浆粉豆浆粉是大家的最爱,很难不把它排在第一位。
大肠果全建瓯只有两家,就在鼓楼后。虽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是老板态度很热情,味道也很正。大肠鲜脆而无腥臭。
挖底建瓯是全国著名的竹乡,因此笋是建瓯人食谱中一种重要的食品。以鲜冬笋烹制的锅底又称炒底,寓意其味美诱人,上桌片刻间吃个盘净如洗,故又称“挖底”,乃建瓯第一名菜。风味特色:色泽鲜黄,配以紫菜、红蛋丝、葱花,色彩明快,味甘醇香鲜,口感清脆,配以粉丝软滑爽口,鲜甜嫩,堪称名菜。推荐门店:家兴大酒店、金龙大酒店。
板鸭早在宋孝宗时,就被列为“汉席珍品“,如今是全国四大名品板鸭之一。以未下蛋的田鸭姆为首选。用适量盐腌制24小时,后用竹片撑开风干。文火蒸熟,淋上麻油与米酒,与南京板鸭白肥多油不同,建瓯板鸭不油不腻,咸香诱人,如今更经改良,嫩而不咸。
鸡茸鸡鸡鸡,主要原料就是鸡肉。因最初创制者所用主料取自鸡肉中的一种较细嫩的瘦肉,当地称之为“鸡茸”,故而取名“鸡茸”。现在主料则取自猪的精瘦肉且须剁细如“绒”,因而又称“鸡绒”。这样菜做成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热气,其实里面很闷热,要慢慢食用。风味特色:色泽白而晶莹,味鲜美,口感柔滑,配以干贝、肚丝、目鱼丝等,细嚼滑中有韧,风味独特。食者赞曰:“一餐鸡绒宴,尝尽天下鲜。美味佳环宇,疑是做神仙。”
纳底纳底是建瓯民间俗菜,几乎家家能做。这道菜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两种版本:一说是旧时慈母常边烹制这道菜,边争分夺秒地为儿纳鞋底;又因此菜形似珍珠,食之爽滑,也有人称其为“珍珠纳底”。另一说与烹制工艺有关,因捏成的小粒丸须在沸水中烫熟,而这烫熟的过程在建瓯方言中称为“火仑”(lǒnɡ)。风味特色:纳底晶莹剔透,十分好看,食之味香辣鲜美,口感软滑清爽。纳底和鸡茸都很好吃,但是纳底更好做,个人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好淀粉的量啦。虽然我们不会做,但我们是美食家。
肉饼和光饼最好吃的也是最早的就数管葡的那家旺仔光饼啦。虽然他一直涨价而且把饼越做越小,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拒绝。
芋饺芋饺也称“枷鞑仔”“嘎拉泽”,发源于建瓯,盛行于建瓯北部乡镇,主要是东游、水源、川石等地。关于“嘎拉泽”的来历有许多传说,一种认为始于元朝,那时候蒙古兵进犯中原,侵入福建,建瓯人民极为痛恨蒙古兵的烧、杀、抢、掠,于是用芋子和地瓜粉等原料包上肉陷,做成三角形状的饺子命名为“枷鞑仔”(音“嘎拉泽”),并下锅煮食,以泻痛恨,不想美味异常,并不断加以改进,随成今日之芋饺。按此计算芋饺已经诞生约有多年的历史。当地现在还时常组织包芋饺比赛。
笋饼春笋一出土,大家就会开始吃薄饼了。记得每年端午节都一定会吃薄饼,这是习俗吧。很新鲜,很美味。很健康。建瓯可是笋竹城啊,那么多笋,干嘛不多吃。
粉丸家家户户都会做咯,减肥滴朋友做成素的,增肥滴朋友做成荤的咯,依据个人口味煮汤或者清蒸咯。
大肠炒光饼光饼是抗倭名将戚继光部队所带面粉烤制成扁圆状干粮,流传至今。大肠是价廉的猪下水,富含油脂。建瓯人把光饼与大肠同炒作一道民间菜肴,颇具历史文化特色。当地谚语:“大肠炒光饼,好吃没成(yǎnɡ)”。建瓯方言中“成”意指某物品的成色如何,“没成”就是说不用多说了,成色十足、十全味美!推荐门店:绿硒生态园、新黄岐大酒店、新区笋竹城酒店、坑里夏韵山庄。
吉阳四宝泽泻,莲子,水空心菜,仙草,谓之四宝,建瓯吉阳名菜,小编每到建瓯必点,曾经与电台小伙伴们在中午下班后说走就走驱车赶到建瓯,四宝各点两遍,吃得溜圆,再赶回上班。推荐地点建瓯新汽车站有一家,有伙伴推荐吉阳镇政府食堂,至今没机会吃到。水空心菜,叶滑管脆、鲜嫩爽口;泽泻既能入药,也能作为蔬菜膳食;莲子粒大圆润,味质香脆,营养丰富;小叶仙人草大量出口,畅销海外,是制作夏季凉点的一种特殊原料。
动新闻携手全省65家市县台,乙未羊年暖心策划——
年度专题《留住乡愁》
从眼睛到味蕾
从耳畔到心灵
寻找记忆中的家园
发现八闽深处的美丽
《留住乡愁》
每周末逢整半点
倾情上线
--------------------·动新闻·
新闻一手掌握大势了然于胸
每天三分钟早起知天下
爆料
▼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