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瓯新闻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建瓯环境
建瓯景区
建瓯气候

实施意见南平市出台关于加快七大绿色产

为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市优势特色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快培育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做大做强做优七大绿色产业,南平市人民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加快七大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重点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发展目标

  

  到年,打造以圣农为龙头的食品加工、林产工业、旅游康养等3个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机电制造、新型轻纺、新型建材、氟新材料等4个五百亿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现代物流、教育文化等5个百亿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产业链拓展延伸、优势特色凸显、资源要素集聚、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集群。

  

  二、重点方向

  

  (一)千亿产业集群

  

  1.食品加工:发挥绿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和“武夷品牌”效应,以圣农集团、长富乳品、武夷星茶业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围绕构建“全域绿色食品”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品优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着力建成全国一流的绿色食品制造基地。

  

  2.林产工业:以木竹加工、林产化工、纸业等为重点,以三元集团、华宇集团、青松股份、泰盛纸业等企业为龙头,推动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增效,将南平打造成为全国林产工业示范城市。

  

  3.旅游康养: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和国家公园品牌优势,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推动以武夷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拓宽“互联网+旅游”新路径,发展“旅游+”“康养+”新业态,深化文旅、茶旅、体旅、食旅、红旅、康旅融合发展,推动医养融合和中医药康养发展,打造武夷山世界级旅游景区。

  

  (二)五百亿产业集群

  

  1.机电制造:以电线电缆、汽车及其零部件、专用设备、精密铸造等行业为重点,以太阳电缆、闽铝轻量化等企业为龙头骨干,加快提升中高端产品产能,建设省内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2.新型轻纺:以医卫新材料、生态合成革、家用纺织品和针织童装为重点,依托南纺卫生材料、闽瑞新合纤等行业龙头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重调整产品结构,注重差异化发展,加快补齐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生态环保的新型轻纺产业集群。

  

  3.新型建材:以冶金及压延加工、绿色建材为重点,以南平铝业、炼石水泥、三山钢铁等企业为龙头骨干,大力发展高端铝型材、绿色节能建材、新型复合建材等产品,推动建材产业向“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方向转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大建灿科技、荣德盛钢构、俊达装配等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培育力度,推动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4.氟新材料:以华谊三爱富氟佑新材料、海德福新材料、永晶科技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为支撑,加快向氟新材料下游延伸,大力发展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加快培育形成氟新材料全产业链和规模化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氟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百亿产业集群

  

  1.新能源:以南孚电池、巨电新能源、圣新能源、海源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骨干,重点发展绿色储能、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天然气能、氢能等领域,加大先进生物质能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动储能电池产品向高端化、大容量、绿色环保、便携可充电方向发展,打造世界小电池生产基地。

  

  2.生物医药:以水仙药业(建瓯)、绿康生化、正大生化、蒙正生物、承天集团、圣维科技等企业为龙头骨干,立足我市生物资源及专业园区优势,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兽药等领域,加快由低度加工向深度开发、传统生产向现代经营转变,打造区域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3.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以创四方、闽航电子、顺昌虹润等为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推动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领域新技术攻关,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新基建布局,推动商汤、浪潮、数字南平等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军企业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基地和大数据中心。

  

  4.现代物流:完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实施“1+N”工程,突出打造武夷新区智慧物流园,建设闽北快递快运分拨中心、干线物流中转站、闽北农副产品集散地,打造辐射闽浙赣区域性现代物流城市。

  

  5.教育文化:以干部培训、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领域,构建多元化教育培训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打造闽浙赣区域教育培训中心。推进工艺美术、数字文创、版画剪纸、娱乐影视等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

  

  三、工作措施

  

  (一)梳理产业链条。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各相关产业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要结合我市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细分梳理若干个优势产业链,围绕产业成长坐标,纵向上梳理产业链上下游缺失环节,横向上梳理产业链龙头企业关联配套情况,进一步理清产业配套、行业水平、市场供需、堵点断点,制定产业地图、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清单、供应链断供风险清单,为产业链招商找准主攻方向,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二)补齐产业短板。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导向,把补齐产业链短板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企业。做优做强“存量”,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企业现状,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优质“增量”,突出产业项目招商,紧盯世界强、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动向和布局,持续加强与央企、省属国企、大型民企、外企对接,强化“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招商,着力补齐补强产业链短板,提升招商精准度。

  

  (三)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对部署的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具体措施、责任单位、支撑保障和进度要求,主动跟进服务,加强协调指导,抓好督促检查,落实奖惩激励,形成工作闭环,挂图作战、对表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到位。

  

  (四)优化服务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科学统筹好用地、用林、环境容量,在规划、建设、环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加快出台扶持发展重点产业集群若干措施,统筹科技、人才、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形成政策支持合力。对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更大支持。

  

  (五)强化督查督办。根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保障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并做好督查结果运用,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要抓住典型,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要予以问责。

文章来源:南平工信

编辑:黄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ouzx.com/joxw/709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