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不论是夫还是妻,本来是平辈、平等的,但在建瓯,对于配偶长辈的面称(即当面称呼),除了配偶的父母外,都要高尊一辈,即自降一辈,跟自己的子女同样高称对方。如配偶的祖父,配偶叫他爷爷,你就要叫太公①(普通话叫太爷爷);配偶的祖母,配偶叫她奶奶,你就要叫她太婆(普通话叫太奶奶);配偶的伯父,配偶叫他伯伯,你就要叫伯公;配偶的伯母,配偶叫她伯奶,你就要叫她伯婆;配偶的叔父,配偶叫他叔叔,你就要叫他叔公;配偶的叔母,配偶叫她婶婶,你就要叫她婶嫲(即婶婆);配偶的舅父,配偶叫他舅舅,你就要叫舅公;配偶的的舅妈,配偶叫她妗奶,你就要叫她妗婆;配偶的姑父,配偶叫他姑丈,你就要叫他姑丈公;配偶的姑妈,配偶叫她姑姑,你就要叫她姑嫲婆(普通话叫姑婆);配偶的姨父,配偶叫他姨丈,你就要叫他姨丈公;配偶的姨妈,配偶叫她嫲媫(普通话叫姨姨),你就要叫她姨嫲婆(普通话叫姨婆)。等等,等等。
此种高尊配偶长辈的称谓习俗,自古盛行,促进了配偶双方家族的恭谦、欣慰与和睦,是为一种良俗。但流传至今已被某些人亵渎,认为夫妻是平等的,不应该屈居一辈而抬举对方的家人和族亲。殊不知自已高尊配偶长辈,配偶也是高尊自己长辈的,这仍是一种平等与公平;并不存在“屈居一辈而抬举对方的家人和族亲”的吃亏。
由于某些人强调所谓“自由平等”,傲慢地不肯高尊配偶长辈,由此引发一些了年长者的抱怨,认为现在有些年轻人“冇②规矩”、“冇正歹”、“冇家教”、“目中无人”,产生了许多不和谐。
注:①“公”字在普通话中只有一个读音:gong,而在建州方言建瓯话中却有两个读音:⑴凡属父系血缘的男性长辈,如太公、伯公、叔公,等等,读音皆为gong;⑵凡通过婚姻关系而缔结的姻亲男性,字体虽然仍写成“公”,但读音为“oeng”,如外公读为畲公(建州方言音:jia、oeng),此外还有姨丈公、姑丈公,等等;就连“老公(即丈夫)”,由于跟妻子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读作“叟公”,其建州方言音:sei、oeng。
②“冇”,建州方言音:mao,义:没有。
(作者:吴雪灏)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