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聚集的行业、产业特点,福建工会为他们“量身定制”建会入会新平台——(引题)
以“平台思维”推动平台建“家”(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润钊
“对‘龙头’企业‘精准识别’,‘量身定制’建会方案。”
“实现从企业建会到全平台建会的突破。”
“提供掌上入会服务,聚合‘流离’在工会组织之外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
近日,福建省总工会联合当地多个政府部门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指导意见的十五条措施》《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等多份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的指导文件。其中,以“平台思维”推动平台建“家”,是这些文件中被反复提及的核心思路。
“平台是挑战,更是办法”
“职工找不到我们,我们也找不到职工!”回忆起交通物流行业工会组建的过程,南平市建瓯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廖高兴感慨良多。
今年2月份,南平首张“网络货运”经营许可证落在建瓯,这座闽北山城里的1万多名货运司机成为网络货运平台的“跑手”。
“90%以上是个体户,小微企业众多,挂靠分散,人员流动性大,组织程度低,劳动关系难以界定,工作难做。”廖高兴为记者展示了当地一家网络货运公司的管理系统,里面一张地图被上千个星星点点的红色标识所覆盖,它们与货车上的定位装置相连,代表着当前分散在全国的平台上的司机。
虽然有困难,但建瓯市总组建的该市交通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依旧覆盖了名货车司机。“破题的办法就藏在‘平台’两个字里。”廖高兴认为,货运平台虽然让本就分散的货车司机们驶向更远的地方,但也让工会服务的手臂可以抵达“远方”。
今年,建瓯市总根据行业实际,争取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依托网络货运平台成立行业工会联合会,并通过工联会吸纳货车司机入会,同时借助货运平台开发的连线通话功能,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货车司机之间有了联系,也有了宣传工会组织职能、服务项目的机会。
建瓯工会的困顿与突破,也是福建各级工会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的缩影。
“平台是挑战,更是办法。”福建省总工会副主席张彩珍告诉记者,福建工会正致力通过联合人社、工商等多个部门,发挥行业协会、平台头部企业作用等方式,推动建立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的单个行业或覆盖多个行业的工会联合会。利用平台经济深度关联的“黏性”特点,运用“平台思维”,由点及面破解平台企业建会的难题。
据悉,到今年年底,福建省市、县两级工会将率先完成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组建工作。此外,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工作已在全省铺开。
入会渠道向线上“迁徙”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