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古城乡风淳朴,民俗高雅。明天就是年中秋佳节,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夜这天在建瓯可热闹非凡,吃月饼,拜月娘,为出嫁的女儿送灯是每年中秋夜必做的几件事,猜灯谜、炼塔民俗活动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小时候我看见一户人家出一灯谜引起我的兴趣,围着一大堆人在争谜着,只见在供桌上摆着一杀好的整羊,东家让人猜一字,並要求做一动作,猜对了整头羊赠送。许久才见一人拿起笔写了一“義”字(繁体义字)后拿起整羊往背上一搭扬长而去。正在我不解时东家解释说:猜对了,这明摆着一“義”字,我的羊之意。动作也做对了。我才恍然大悟,铙有风趣。小时候我最爱观看的还是中秋夜之“炼塔”。
“炼塔”民俗活动现在建瓯已消失了半个多世纪,据祖上老人说,建瓯“炼塔”民俗活动与历史上的元朝时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那时元兵对建瓯人民进行了烧、杀、抢、掠的血腥镇压的统治,于是建瓯城乡人民便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城乡各地相约中秋夜这天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全县合兵起事,这次合兵起事给元兵予以了沉重的打击,反抗虽被暂时镇压下去,但建瓯城乡人民为了纪念这次反抗斗争精神,遗存了每年中秋夜烧宝塔这一习俗,成就了中秋夜建瓯城乡都有炼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还与建瓯的一种颇具地方风味小吃“枷鞑仔”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处,那时候建瓯城乡人民极为痛恨元兵烧、杀、抢、掠的恶行,对元兵蔑称为“鞑仔”。于是用芋子和蕨粉或淀粉和成皮包上肉馅,做成三角形状的饺子命名为“枷鞑仔”并下锅煮食“消灭之”,以泄愤恨。“枷鞑仔”因之其美味并广为全县人们接受,慢慢地“枷鞑仔”就传入千家万户,现在已成了建瓯人们喜爱的一种颇具地方风味的小吃。
“炼塔”民俗活动解放初还在举行,那时在建瓯的水洋巷、老佛阁及金鸡嶺巷子空坪中还各有一座八米多高用青砖品字型叠起的内空砖塔。中秋夜时会在宝塔前摆上供桌,桌上放着月饼、桔子,柚子之类圆形供品,点上香烛。祷告完毕,主持人高喊:“点火哟———”于是,一齐点燃宝塔中的柴草,红红的火焰升腾起来,到塔砖烧得发红时就改烧“傀儡衣”(在山边生长的一种丛草)顿时火光冲天,火花爆响,烟火直冲高空。不一会,一座宝塔里外烧得通红,火星爆响天空,十分壮观,好看极了。它吸引了成千的观众欣赏,受到市民的热烈欢呼,大家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海洋中。“炼塔”民俗活动在建瓯城乡都有举行,就连小伙伴们也纷纷来到房前屋后的空地,拾来断砖残瓦,堆垒起一座座小宝塔,当所有的宝塔都堆垒好了,让堆满塔内的树枝与小柴木头经点燃之后,火苗迅速窜起,在泼上盐巴之后更燃起一道道火星,如一束烟花喷起,与明月大地交相辉映,也尉为壮观。孩子们欢呼雀跃,抑制不住激情,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对节日的渴望和兴奋.....。
“花好月圆人长寿”建瓯中秋节之“炼塔”民俗活动现在已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六十多年过去了,“炼塔”民俗活动已成为历史,只能留给建瓯人的记忆了。欢迎续阅建瓯往事之62:
写于榕城
.9.26
作者:吴敬元
来源:建瓯论坛
订阅我们
■点标题下方的蓝字“建瓯论坛”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