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赞中国最美高铁的合福高铁终于开通运营啦!沿途经过黄山、婺源、三清山、武夷山等风景名胜区,从福州到合肥只需要4个小时即能抵达,“跨省游”变成了“周边游”,想想就让人兴奋!
沿着合福高铁,来一趟说走就走的祈福之旅吧!在佛前缭绕的梵唱中,香火轻烟带着沁人心的平静,让佛祖的箴言感化众生。
跟佛祖许了心愿之后,再缓缓地畅游于美丽山水间……从福州开始,一地一拜,拜千佛,观万景,这是心灵寻找许久的寄托之旅,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起点:福州
佛教在吴晋之际传入福建,宋代达到全盛,庆历年间仅福州地区佛寺就达座。历史以来,福州境内名寺遍布、高僧辈出,堪称“东南佛国”。
1涌泉寺涌泉寺,始建于年,为闽刹之冠,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全国重点寺庙。寺院建在海拔米的鼓山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看点:北宋千佛陶塔、千僧锅。
2西禅寺全国重点寺庙,名列福州五大禅寺,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年)。古刹十分巍峨壮观,门坊名冠全国最大。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大小建筑38座,还有唐七星井《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碑、五代慧棱禅师舍利塔、清康熙御笔《药师经》等。
看点:宋荔、观音阁黄铜铸成的千手千眼观世音佛像、玉佛楼两尊玉雕佛像,楼上的为释迦牟尼卧像,为全国最大的玉佛之一。
第三站:古田
古田佛教历史悠久,几个大寺院都始建于唐、宋时期。这些佛寺虽经历代战乱,却历久不衰。
极乐寺极乐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年),位于古田翠屏湖畔,背依骛峰山,面对翠屏湖,极尽山水之景致:若遇天气阴晴多端,一日之内,便有四时景色之变幻。中国第一任佛教协会主席圆瑛法师曾在此潜心钻研。
看点:现存镇寺三宝,第一是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极乐寺,圆瑛法师所题得到此间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和现任国家佛教协会主席,大书法家赵朴初50年前和50年后的两幅题字:大雄宝殿和圆瑛法师纪念堂。第二是雕刻精美,工艺精湛,佛门中罕见的三尊古铜佛像。第三是由缅甸佛教届领袖于本世纪初赠送给圆瑛法师的玉释伽佛。
第四站:南平
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南平。最早的寺庙法云寺位于东郊塔下象山,始建于南朝陈至德三年(),为闽北佛教之鼻祖。
1明翠阁明翠阁位于南平水东桥狮子山凤冠岩前的悬崖峭壁上,古人有诗云:“巍巍古阁依城东,一径崎岖翠色中。四面青山皆入画,春花秋叶隔桥红。”
该寺不仅在闽北享有盛名,在港澳及东南亚等地也有一定影响。每逢佛节,进香者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日本国高野山真言宗空海入唐求法到长安之路足迹参拜团曾于年、年和年3次前往该寺参拜。
看点:七层天王殿凌空欲飞,气势非凡,规模胜前。阁内许多浮雕、壁画富有特色。
2开平寺位于南平市西芹镇院口村,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四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
在福建省丛林古刹中,开平寺仅次于福州鼓山涌泉寺、西禅寺、厦门南普陀寺,与泉州开元寺,莆田广化寺齐名,是福建省34座名山古刹之一,也是闽北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并有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开平禅寺”镶于山门。
近代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虚云、妙莲和尚曾在此出家。
3林重寺位于延平区炉下镇东南,始建于唐大中三年(年)。观音殿梁架间有月梁,为明、清建筑手法。
看点:曾是闽北的重要传戒道场之一。
第五站:建瓯
早在多年前的南北朝刘宋元嘉初年,佛教就传入建瓯。目前境内佛寺统计共有87所,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丰乐大斗峰宝积寺,东游圆通寺,擎天岩龙池寺等。就总体上来说,建瓯的宗教以佛教最盛。
1圆通寺座落于离建瓯城五华里的天湖山上。清康熙《建宁府志》载:“天湖庵,中祀奉暨存真,俗名老佛”,民国《建瓯县志》载:“宋,如是庵,暨公名存真,水吉人,俗名如是老佛。”由此推断天湖庵始建于宋朝。年重建。
该寺殿宇生辉,佛像庄严,香烟缭绕,梵声清越,节假之日,游人云集,是建瓯重要的旅游胜地。
看点:万佛殿,供奉万尊佛像,再现传说中万佛朝宗之盛况。
2光孝寺始建于六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年),福建著名佛寺之一,位于建瓯市城南约1公里处。是福建省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名闻中外的古刹大寺。
看点:寺内有释迦牟尼佛像高8.96米,数福建第一,地藏菩萨铜像一尊,重三千斤。红豆杉木雕千手观音一尊高2.2米。
第六站:武夷山
武夷山佛教历史悠久,它几乎与武夷山道教同时萌发于唐朝。武夷山的天游峰,时常有佛光闪耀。“千万峰中梵室开”这是柳永形容武夷山佛教鼎盛的句子,形象地反映了唐宋时武夷山佛教鼎盛、寺庙林立的景象。
1天心永乐禅寺天心永乐禅寺,深藏于武夷山中的一座佛教名刹。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天心永乐禅寺题额。
看点:“大红袍”的出生地,大红袍祖庭即在此处。
2瑞岩禅林位于武夷山市吴屯乡,建于唐朝广明庚子年间(年),距今已有余年历。五代时,武夷山籍的名僧扣冰和尚最后在此卓锡。
看点:庙前有胸围7.1米的千年古银杏树一株,堪称福建古银杏之王。寺中有“龙井”,能浮铜币,人称井水“饮之祛病”。传说建寺时,所有木材均由井中浮出,取之不竭。现井中尚余一截,千年不腐。
第八站:上饶
上饶的寺庙文化主要是禅宗,佛教传入上饶为东汉末年,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上饶始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上、广、玉中心区域的传播圈。
南岩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岩石窟,位于上饶市弋阳县城郊南岩山下,是一座依托天然岩石大洞穴而建的古寺庙。洞内现存石龛40余座,摩崖石刻10余处,依岩环列成半圆形,龛内雕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大士、十八罗汉等佛雕以及宝塔等造型。
看点:南岩石窟是一座国内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开凿的佛教石窟,被誉为“中华第一佛洞”。
第十一站:黄山
佛教早在南朝刘宋间就传入黄山,历代先后修建寺庵近百座,至清末衰落,仅留下几座寺宇。
翠微寺翠微寺位于安徽省黄山翠微峰下,唐中和三年(年)始建,由印度麻衣和尚创建。年12月,翠微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年,寺内僧人在寺旁墓地中发掘出数十颗舍利子。
看点:玉佛、舍利子
第十七站:无为
无为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
1双泉寺双泉寺在无为县百胜镇,坐落于国家森林公园周家大山脚下。创自六朝,三国吴赤乌甲申年已有该寺,是安徽佛教祖庭之一,久享盛名,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双泉寺遭难于历代兵燹,原貌已非复存。现仅存清朝康熙年间石佛两尊和清朝重建的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和寮房,已经修复还原。
看点:位于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2西九华寺该寺在无为县六店乡境内,始建于宋景德年间,原名岩石寺,历经战火与文革毁建多次。有松柏环饶古寺,整个寺院在著名都督山顶,依悬崖峭壁九丈石而建,在蓝天白云之下,有青山裹古寺,古寺饶巨岩,观之雄伟,气势非凡。
看点:寺院山顶有一巨石,悬于半空,石身高丈余,仰观有顷刻降落之险。每年有两次传统庙会(即观音庙会:农历2月19日,农历9月19日)
第十八站:巢湖
巢湖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位于合肥南部。
1鼓山寺鼓山寺始建于明代,位于安徽巢湖市之东,登临山顶七级浮屠,古老而又繁华的巢湖市区近在足下;八百里烟波浩淼之巢湖尽收眼底,山风徐徐、白云缈缈如若圣境。
看点:众多名人墨宝雕刻在鼓山牌坊和佛隐寺殿中。
2中庙中庙,矗立在巢湖北岸叫做凤凰中庙台的矶石上。庙始建于唐,后屡有修建。它盘踞于矶巅,三面临水。
终点站:合肥
佛教在合肥的兴起,可上溯至南北朝肖梁时代(~),至清代中叶进入鼎盛时期。
1西庐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唐代改建为“西庐禅寺”。西庐寺堪称名刹、宝刹,也成为合肥地区当时最大的庙宇群。。西庐寺佛堂里供奉着“三世佛”像,佛堂左侧有一棵被称为“活化石”的古银杏树,已有多年历史。
看点:收有众多文物及苏东坡遗物---一方宋砚
2开福寺位于合肥市西郊大蜀山之南麓,是唐代蜀僧慧满法师卓锡弘化之所,距今有年左右。
3明教寺坐落于中国安徽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旁,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废。公元—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多走一站: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目前,合肥汽车客运南站和合肥旅游汽车站均有合肥到九华山的汽车班次。
本文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