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时属扬州城,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从秦朝到隋朝的八百余年间,先后属闽中郡、闽越郡、闽越国、建安郡、闽州等所辖。晋代时,中原的士族为避战乱,南渡长江,逃入闽南,定居于今晋江两岸,即将这条河流取名为晋江,晋江地名也因之而命名。
唐太宗继位后,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丰州下领南安(包括今南安市,晋江市,厦门同安区,安溪县,永春县)、莆田、龙溪三县。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莆田市仙游县)。久视元年(年),又于(泉州市鲤城区)今置武荣州,辖南安(包括今南安市,厦门同安区,安溪县,永春县)、莆田、龙溪、清源四县。唐景云二年(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唐开元六年(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至此,泉州领有五县。
唐天宝元年(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包括今南安市,厦门同安区,安溪县,永春县)、莆田、仙游(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时为中州。
唐乾元元年(年),清源郡复为泉州。唐贞元十九年(年)、唐长庆二年(年)、唐咸通五年(年),先后析南安县立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唐贞元二十年(年)七月,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贞元间(~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大中十一年(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唐天佑午间,与交州(今越南河内)、广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并称为全国四大港口。
北宋时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朝廷偏都临安(杭州),当时泉州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全国两大商港。
元代泉州成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明洪武元年(公元年),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司。泉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辖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七县。
清代,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
民国元年(年),泉州初归厦门道。民国3年(年):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民国十六年(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八县。年9月1日解放,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泉州),辖晋江、惠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永春、金门(待统一),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
年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年5月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到晋江专区。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年4月莆田、仙游2县划回归晋江地区,9月划莆田仙游从晋江地区出成立莆田市。
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原泉州市的建制改设鲤城区。泉州市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年1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县级市)。年和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年析晋江市池店镇部分成立泉州清蒙经济技术开发区。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年9月3日,泉州清蒙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年3月,析惠安县所辖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回族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组成泉州台商投资区。
客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