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瓯新闻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建瓯环境
建瓯景区
建瓯气候

建瓯第三期,过年前的习俗ldquo必

文/饭先僧

思考真是一个有趣的东西,原来怎么都想不通的事情,认真思考以后,都迎刃而解了。从小到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或者年三十当天,老妈就会早早的叫我起床,陪她“必需”去。

必需

“必需”是建瓯话,读音就是必需。就是准备好鸡鸭鱼肉,零食瓜果,年糕和白馃,酒和茶,香,经文,蜡烛以及鞭炮。然后把这些东西挨着村子里的每一个庙,树,亭子等带着神性的地方挨个祭拜过去。

因为不懂必需是什么意思,所以素来就觉得这是我们特有的习俗。当从字面上翻译和普通话去接壤,真的是想破头都接不上。于是换个思路从仪式上走思考,就豁然开朗了,所谓的必需就是祭祀。

近些年虽然每年都会被老妈拉着和她一起参加祭祀活动,不过基于她讲的模模糊糊的,我也就像是坐副驾驶的人,虽然来来回回的车坐了许久,但是终究是不记路的,所以整个仪式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今年特殊情况,老妈的手摔伤了,因此整个过程就需要我独立参与了,所以把今天的记录写下来,当做了一个攻略,明年开始,就可以真正的独立祭祀了,然后交予自己的未来媳妇。

祭祀在我们村里是家庭主妇的活,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女人主持的,男人则袖手旁观。比如我爸对此完全不懂,部分家庭会有男性参与,除了极大部分如我一样被老妈逼迫参与的,更多是幼童。其次一小部分是丈夫陪着妻子的,这是个体力活而且路程还较远,所以有时候需要有个人做司机。

01

祭祀的贡品

整鸡、整鸭、整鱼、一大坨肉,这里的鸡鸭都是杀了以后,掏出内脏,拔毛,体型要完整,其次屁股的羽毛要保留下来。鱼也是去鳞和掏出内脏即可。以上都不能大卸八块。猪肉因为小家庭都不可能买整只猪,所以猪肉的要求比较小,是块肉就可以了。

瓜果零食,这些越多越好,家里有什么就摆什么。可以少但是总是要有的。

年糕和白馃都是我们这里过年必备的,寓意也好,步步高升,红红火火。也是大年初一早上吃斋必需吃的东西。PS:为什么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斋呢,因为吃斋等于吃灾,把灾害吃掉讨个吉利。

茶和酒,我们这里呢自家都有酿酒和产茶,祭拜祖先倒酒是肯定需要的。

以上所有的物品上面都要放张红纸,要剪成方形的。茶酒例外。

贡品表面上是祭给神佛和祖先的,其实最终还是入了人的口。摆上桌面也许是告诉祖先自家过个挺好的,感谢祖宗佛祖保佑。也有一些村民以此斗富的心思。不过近些年大家都是在自家摆了,挑着一路祭祀过去工作量大不说,且食材也污染了。其次现在的年代,家家户户都都不缺吃喝,给上再多贡品,也收不到别人的艳羡了,所以渐渐就只是在家上贡品了。

02

祭祀的礼仪

礼仪自然少不了道具

蜡烛,香,经文,鞭炮是祭祀的四大件。缺一不可的。要说的是过年的祭祀和给死者的祭祀是不一样的。这是喜庆的事情,所以无论蜡烛也好,点香也好,都是红色的。经文也不是纸钱,那是需要家里的老人念经加持的,是用来实现愿望的。

先后的顺序,先点蜡烛。点蜡烛的规矩就是蜡烛是点双数的,左右对称摆放。蜡烛要用自己的火点燃,不能借别人的烛火引燃。

点香:香要点几支。香炉上是三支,有几个香炉就要几个三支。大门两边支各一只。顺序的话,先拜中间的,也就是C位的,因为他最大。左右的,就从左到右最后再到大门。上香之前要拜三拜。

经文:需诵读,需许愿。直接放入香炉中烧也行,需记住的就是要看着它烧完,都烧成灰。烧不完不吉利,其次也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鞭炮,所有的仪式都结束以后,就放鞭炮。

03

祭祀地点的先后顺序

中国人的信仰是实用主义的,所以万物皆可祭拜。祖先伟人,神仙妖怪,山河湖海,神婆巫汉等等。

比如我们村里就有三圣公主庙,太保公庙,土地庙,桥亭庙,还有井边也会立块南无阿弥陀佛的碑,也须祭拜的。还有宗祠也要祭拜,樟树在福建只要上了岁数都是神仙,也需要祭拜,还有一般村子里都有一些人帮助小孩止啼哭,收惊等神婆巫汉也是有神性的人,家里也会有一些特殊的神仙需祭拜。

桥亭

这里祭拜的原则,都是由远到近,就不分神仙大小了。从家里开始又在家里结束,有始有终。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过年的祭祀仪式了。

04

最后说点什么

不知道其他的人是什么感觉,我个人是觉得文化它肯定会一代传着一代下去的,只要这个东西是好的,是有利的那么它就会有办法让人们去作为,去把它延续下去。但是在这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靠口口相传的文化,大部分人都是照着父母的作为去模仿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就像传话游戏一样,最后的话和最开始的意思往往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

比如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小工厂,招牌是加米厂。这个加米厂谁能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给稻谷脱壳的工厂。这就是碾米厂,我们本地化碾米发音和加米很像,所以就直接写成加米厂了。这就是因为不懂,最后就以讹传讹了。这样的文字没头没尾的,单独放出来,谁也猜不出它真正的用途。

加米厂

我们的家乡,素来都是有文化的。历史上的名人基本都是靠学术出名的。比如我们自己的家乡,霞抱村,前些年一直都被叫成下抱村。反正读音都一样,大家觉得下抱村写的笔画更少,更方便,可能更为喜欢一些。但是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说霞抱村的由来是因为,这个村庄总是会出现晚霞,而且晚霞就像一双大手一样,把这个村庄拥抱在身边,所以取名霞抱村。如果换成下抱村,就完全猜不到他的意思了。

对比一下隔壁的阳泽村,阳是太阳,泽是什么,泽被苍生,泽就是恩泽的意思。那么阳泽就是被阳光恩泽的村庄。一个晚霞一个太阳,一个拥抱,一个恩泽,多么完美契合的两个村庄,也许当初给我们村庄起名的就是同一个人。但是似乎这么多年下来,我从没有人听到这个说法,也许这个密码是被我破解的。这种欣喜我发到朋友圈,当地的朋友都视而不见,或许是我后知后觉,或许是他们都不在乎吧!

其实这几年,慢慢的琢磨这些本地化翻译成普通话也特别有意思,对原本的生活会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希望有更多人也会喜欢这种琢磨.

最后送大家一个祝福吧!

点击福字抽取祝福

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

步步高升

笑口常开

财源广进

你我皆凡人,闲闲絮叨叨

您的转发,点赞,在看都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们致力于采访每个认真生活的人,如果您有故事也可以联系我们。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你会点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ouzx.com/fjms/9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